ID: 23012220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5年中考零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5563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沈阳市,西区,2025年,中考,零模
  • cover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考零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骤雨(zòu) 纤维(xiān) 筵席(yán) 和言悦色(yán) B.愚钝(dùn) 濒临(bīn) 喧嚣(xuān) 殚精竭虑(dān) C.连翘(qiáo) 蛮横(hèng) 龟裂(guī) 销声逆迹(nì) D.斡旋(wò) 晦暗(hùi) 幽悄(qiǎo) 天衣无逢(fè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这个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信条的小哪吒已经成为全球_____的影院新星。网友们纷纷表示“中国动画杀疯了”。《哪吒2》一票难求的背后,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的_____内核,更是_____的东方美学与现代AI技术的完美结合。 A.不置可否 脍炙人口 深入 独自 B.毋庸置疑 脍炙人口 深入 独自 C.毋庸置疑 炙手可热 深厚 独特 D.不置可否 炙手可热 深厚 独特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 ) 农历的韵味是农谚的韵味。“谷雨前后,栽瓜种豆。”“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先人击壤而歌,让畔而耕,和谐相处,其乐融融,①这种田园牧歌般的情调产生了大量的农谚。②她有可触可感的泥土味,有清新宜人的绿草香。一切都是那样闲适、自在和家常,③无不随处不体现着农历文化的笃定、恒久和安详。 A.“谷雨前后”“和谐相处”“自在和家常”三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画线句①“这种田园牧歌般的情调产生了大量的农谚”的主干是“田园牧歌产生农谚”。 C.画线句②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中间的逗号使用有误,应改为顿号。 D.画线句③有语病,应改为“无不随处体现着农历文化的笃定、恒久和安详”。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 B.古人把山的北面、水的南岸叫作“阴”,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 C.《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宫廷游戏有两种::一种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在棍子上下跳来爬去。作者借此抨击了当时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 D.《西游记》有许多经典故事,如: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除恶蜈蚣岭。 二、名著阅读 5.出身不能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走向,而在于他个人的选择或努力。请从下面三位人物中任选一个,以他(她)的人生经历来诠释这句话的含义。 简·爱(《简·爱》) 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 林冲(《水浒传》) 三、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征蓬出汉塞, 。(岑参《使至塞上》)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浣溪沙》中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透露出某种生活哲理的句子: , 。 四、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①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②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①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②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下面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远地自偏”意在表达隐居主要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B.《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颔联选取白云、春草、静渚、闲门等意象,由远及近,动中有静,营造出凄清死寂的氛围。 C.【甲】诗中的“见”字写诗人采菊时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相遇的悠然情态;【乙】诗中的“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