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775

2025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13090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天津市,开区,中考,二模,语文
    南开区二模语文试题答案 1. C(A 项“肖”读 xiào;B 项“篡”读 cuàn;D 项“疵”读 cī) 2. D(“记录”与“变迁”搭配更贴切,“汲取”与“智慧和力量”搭配更准确, “相得益彰”体现人与城市的相互成就) 3. C(第③句“大约”与“左右”重复,删去其一) 4. B(第一处表句内停顿用逗号,第二处列举用顿号,第三处表句内停顿用逗号) 5. C(“几处”暗示早莺尚少,“啄春泥”表明燕子刚开始筑巢,而非“完成筑 巢”) 6. A(全文围绕“不动笔墨不读书”展开论述,为中心论点) 7. C(朱熹批注《大学》《诗经》,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8. D(第⑤段画线句是道理论据,且“改变原文内容”表述错误) 9. D(“贽”指见面礼,非“请教”) 10. A(“博士”古义为学官,今义为学位名称) 11. A(作者目的是“勉马生勤奋学习”,非“赞美”) 12. (1)杨花落尽子规啼 (2)不求闻达于诸侯 (3)波撼岳阳城 (4)天接 云涛连晓雾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 (1)曾经 (2)率领 14. 州的长官招募能够送信到外面求援的官吏和百姓。 15. ①乔装胡人,夜缒出城求援;②遇敌时提议分兵作战,指挥若定;③作战时 利用敌人张弓搭箭的间隙近身制敌。 16. (1)A.确立“心随敦煌”的艺术追求 B.想用画笔表达对敦煌艺术的崇敬与 理解(2)“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蕴含了作者对敦煌艺术的崇敬、热爱与向 往之情。 17. 运用比喻修辞,将树叶比作金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晨曦中树叶闪耀的美丽景 象,表达作者的惊叹与赞美。 18. ①艺术之美:洞窟、壁画、建筑的雄伟壮观与历史底蕴;②情怀之美:常书 鸿等人为敦煌奉献的炽热情怀;③时代之美:莫高窟在新时代焕发的生命活力。 19. ①点明时间(晨曦)与地点(莫高窟),营造静谧而充满希望的氛围;②奠 定全文对莫高窟的赞美与崇敬的情感基调;③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串联起作者观 赏、感悟、创作的过程;④暗示莫高窟在新时代如晨曦般焕发生机的主题。 20. (1)距今 3000 多年前 (2)甲骨文(我国已知最早成系统的文字) (3) 东汉时期 (4)《说文解字》(世界上第一部字典) 21. ①研发文创产品(文具系列);②采用数字技术(数码艺术展);③结合时 代审美创新表现形式(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22. (1)长妈妈(阿长)(2)林冲(3)《海底两万里》(4)虎妞 23. (1)将尾巴变成一根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2)主要情节:孙悟空被推 入八卦炉中煅烧,四十九日后炼成火眼金睛,踢翻炉子逃出;他大闹天宫,与天 兵天将展开激战;最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唐僧为其取名“孙悟空”,定 心皈依。 24.略(围绕“一句话”的经历与感悟,结合具体事例,抒发真情实感即可)(二)诗词鉴赏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测(二) 5.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Q 钱塘湖春行 语文学科试卷 白居易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思)和第I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祝各位考生 孤山寺北置李西,水西和平云脚低。 考试烟利! 第I卷 几处早鸷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乱花浙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肺。 (一)积累与运用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游西湖,从弧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跳湖面,春 A.热忧(chen) 谦逊(xdn) 人迹罕至(hdn) 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纂政(cudn) 箴言(zhen) 弹精竭虑(ddn) B.中间两联是分写,抓住早驾、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细致描蕃早春景致。 0 C.翘首(qio) 盎然(yang) 吹毛求疵(c1) C.“几处早堂争暖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