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3826

2025年河北省三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2085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河北省,三河市,中考,二模,语文
  • cover
总分 核分人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原创二) 考生注意:1.本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将弥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 (1~2题14分) 1.学校举行“探寻燕赵文化”主题活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河北省在战国时期主要为燕、赵两个大国之属地,故河北历来被称为燕赵之地。燕赵大 地位于胡汉交界处,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战事不断,河北作为南侵的必经之地自然就会 有更多的反抗。因此,勇武任侠之风也就成了燕赵大地的一个传统。同时,在这里也曾 (yǒgxiàn)出像豫让、荆轲、高渐离这样的慷慨悲歌之士。言必信,行必果 生不苟且,死 不苟且。他们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演绎了一曲曲悲壮的人生话剧,广泛的产生了社会 影响。骆宾王诗云:“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无疑是燕赵大地 文化的真实写照。苏轼也说:“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国史者,往往而是。”可以说, 甲 ,乙是燕赵文化的一个(xiǎnzhù)标志。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yong xian) ②(xiǎnzhù)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侵扰(jin) 演绎(y) B.侵扰(qin) 演绎() C.侵扰(qin) 演绎(z) D.侵扰(jin) 演绎(z)》 (3)根据文段内容,在下面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言必信,行必果 生不苟且,死不苟且。 (4)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5)请从文段中选择两个四字词语,分别填在横线处。(2分) 甲 乙 2.[新考向]在学习汉字字义时,小冀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并绘制了下面的表格,请你在表格 的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4分) 汉字 结构 结构二字义 笔 体(竹) 毛 上面是竹杆,下面是动物的毛,意思是毛笔。 采 网(手)》 木 (1) 林 木 木 左边一棵树,右边一棵树,众多的树挨在一起,意思是树林。 炎 火 火 (2) 语文试卷(原创二)第1页(共8页) 出卷网创建 得分 评卷人 第二部分 (3~19题56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心灵的安慰,友情是中国优秀诗文中的重要话题。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中的“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① ”写出了二人的心有灵犀。《伯 牙鼓琴》中“锺子期死,② 终身不复鼓琴”道出知音的珍贵。范仲淹《岳阳楼记》 中以“噫,微斯人,③ ”表达了对老友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期望。李白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④ ⑤ ”的浪漫主义手法 写出了对友人的牵挂与担心。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⑥ ,暂凭杯酒长精神”来酬赠老友,表达共勉之意。 (二)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回答4~5题。(5分) 饮酒(其五) 归隐 晋·陶渊明 宋·陈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紫经①纵荣争及睡,朱门 虽富不如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①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乌一般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紫绶:紫色丝带。代指做官。②朱门:代指富贵人家。③愁闻剑戟扶危主:这句话的意思是辅 佐着朝不保夕的君主,难免听到战争便忧心如焚。④闷听笙歌聒醉人:喝醉了酒,昏昏沉沉,喧 闹的笙歌使人烦闷。 4.两首诗共同使用了“花鸟”的意象,请分别分析其在诗中的表达效果。(3分) 5.概括《归隐》中作者隐居的原因。(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10题。(共15分) 【甲】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