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2023级 5月月考生物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 B.将接种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 C.煮沸消毒是指100℃煮沸5~6min,可以杀死微生物全部的细胞和芽孢 D.实验操作过程中,需对接种室、涂布器、操作者的衣着和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2.约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利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等发酵产品,后来又发展了发酵工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8~30℃,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35℃ B.腐乳发酵利用的主要菌种是真核生物,泡菜发酵利用的主要菌种是原核生物 C.进行泡菜发酵时,原材料只能装至八成满是为了防止乳酸菌产生的CO2导致发酵液溢出 D.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发酵工程以单一菌种的液体发酵为主 3.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下列操作方法和操作目的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操作方法 操作目的 A 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干热灭菌 避免杂菌的污染 B 在划线后进行接种环的灼烧 杀死接种环上的杂菌 C 和空白培养基一同进行培养 确定培养基消毒是否彻底 D 培养基中加入NaH2PO4和Na2HPO4 提供无机盐、维持pH相对稳定 4.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突变体 B.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毒苗 C.选择幼龄动物的组织进行细胞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D.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5.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中进行的,这一时期称为卵裂期。其特点是 A.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所有细胞均具有全能性 B.每个细胞体积有所减小,胚胎的总体积增加 C.胚胎有机物总量增加,细胞DNA总量不断减少 D.所有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核物质(质量)与质物质比值增大 6.干细胞的培养成功是动物细胞培养领域重大的成就之一,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吸引着众多科学家投入到相关研究中。下列关于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应用前景优于胚胎干细胞 B.保留胎儿的脐带血的原因是含有较多的造血干细胞 C.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组织损伤等 D.制备诱导多能干细胞必须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来诱导形成 7.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蛋白质工程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活性 B.通过对基因结构的改造生产出自然界从未存在的蛋白质种类目前还很少 C.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使大肠杆菌产生人胰岛素的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 D.蛋白质工程可以将干扰素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在一定条件下延长保存时间 8.下列四条DNA分子,其末端恰好可以相互黏合的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9.土壤污染威胁农产品质量及生态安全,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方面。科学家从不锈钢污染土壤中分离到某种耐高浓度铁的微生物,其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测定土壤中耐高浓度铁的细菌的种群数量,可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 B.不锈钢污染土壤中耐重金属细菌种群密度比较大,利于对该种耐高浓度铁细菌的筛选 C.甲乙都属于选择培养基,都要添加琼脂和高浓度的铁,但在操作流程中的作用不相同 D.过程①中装土壤的袋子和铁铲需灭菌,过程③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防止杂菌干扰 10.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