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举办了“三秦文脉”征文活动。以下是一篇入选的短文,请你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如果三秦是一首诗,这首诗不会有太多藻饬;如果三秦是一首诗,诗里的意象应该是陕南的谷穗、是陕北的糜子、是秦川摇曳的麦浪;如果三秦是一首诗,诗里起伏的是苍莽的秦岭、褶皱的梁塬沟峁;如果三秦是一首诗,诗里灌溉了蒹葭的河水,至今仍穿流不息…… 1.请确认短文中加点字的读音。 (1)糜子(A.méi B.mí)( ) (2)摇曳(A.yì B.yè)( ) 2.校对短文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1)藻饬 (2)穿流不息 二、名句名篇默写 3.学校举办“山川形胜”研学活动,你负责小组研学成果的整理。请你把其中空缺的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秦岭横亘东西,黄河急转东去。(1)“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潼关扼守山河之间,万夫难开。陕南群山连绵、层门叠户,秦岭古道幽深险峻、遮天蔽日,一天之中(2)“ , ”(郦道元《三峡》)。秦岭护卫了关中,但也阻挡了武侯的路,五丈原的秋风吹散了武侯的梦,梦里有先主(3)“ , ”(诸葛亮《出师表》)的三顾之恩,更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周秦汉唐在此兴盛,得益于山河关塞的险要,更得益于那些(4)“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征夫。即便役满归家,等待他们的不知是(5)“遥看是君家, ”(《十五从军征》),还是“出郭相扶将”的爹娘。 三、综合性学习 学校举办“非遗文化节”,你负责宣传文案的编写。请解决初稿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①“关中八大怪”的顺口溜_____能流传极广,_____它典型地体现了陕西部分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②陕西的民俗文化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剪纸、戏剧、民居等。③陕西剪纸的创作者大多是一些庄稼人,普通的纸张在他们手里完成_____(A.演变 B.蜕变),美不胜收的山水人物、_____(A.栩栩如生 B.惟妙惟肖)的花鸟虫鱼都是陕西剪纸的主要内容。④不管是剪纸、秦腔,还是别的一些民俗,从整体上看大多呈现出直爽质朴的特点,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由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造成的。 4.第①句横线处需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请为第③句画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序号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第④句画线部分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名著阅读 7.学校开展了戏剧节,你们小组编演的是《西游记》。为进一步加深对人物、情节和主旨的理解,小组成员彼此分享《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体验,请你积极参与。 西游记的主题是多元的,一出短剧应围绕一个主要的主题进行演绎。请你从《西游记》备选的情节中任选一个稍加阐述,并为短剧确定主题。 A.大闹天宫 B.四圣试禅心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日前揭晓,陕西周原遗址入选。这里发现的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群,为判断周原遗址为灭商前周人都邑提供了关键证据。 ②“周原”曾经只是一个存在于文献中的名词。文献记载,3000多年前,周人先祖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居至此,周原遗址也被认为是古公亶父迁岐后周人的活动中心区。 ③周原的具体位置和核心区域在哪里,其遗址性质又是怎样?学界对这些关键问题未有定论。20世纪40年代,考古学家石璋如在这一区域开始进行田野调查,并提出此处就是古公亶父所迁之周都的看法,由此揭开了周原考古的序幕。 (摘编自《文明探源 | 在周原,寻找那座3000多年前的城》,《中国日报》2025.3.18) 【材料二】 ①遗址西南部的王家嘴区域发掘了2座大型建筑遗址。目前,完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