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9840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 含答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24204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州市,新沂市,中考
    2025年九年级语文二检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独怆然而涕下(2)晓镜但愁云鬓改(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我寄愁心 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根据语境作答(12分) (1)(2分)挚秩 (2)(2分)A梦寐以求B愿景 【解析】“梦寐以求”和“梦绕魂牵”这两个成语都表达了人们对某事物的强烈渴望或 思念,但“梦寐以求”侧重于追求和向往,而“梦绕魂牵”则侧重于深切的思念和牵挂。这 里慢生活的姿态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选择“梦寐以求”。 “愿景”侧重于对未来的一种理想的、宏观的、带有目标性的描绘,有一种整体规划的 感觉。在句子中是对“春天般的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比较宏大的、长远的展望,强调对 未来生活理想状态的整体构想。而“愿望”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期望,比较主观和个体化, 在这里使用“愿景”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对未来美好生活全面的、有规划的期待,这种期待不 是简单的个人愿望,而是对整个未来生活蓝图的一种勾勒。 (3)(2分)“营造”和“消息”搭配不当,“营造”换为“传递”“带”“孕育” 等。 (4)(3分)0 【解析】句②总结上文,承接下文;句①和④为梦想实现过程(提示语:先唤醒沉睡的 花朵—然后,让每一朵醒来之花…),所以顺序为①④:句③,由物及人,升华主题。 所以选择C。 (5)(3分)A 【解析】B项“花信风轻吹”和“柳絮细雨酒”对仗不工整:C项“春风无限拂园地”, 不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D项内容与“花信风”无关,描绘的是夏季。 此题不仅考查对联的特点,而且所选对联要与文本内容相关一春。 二阅读与鉴赏(55分) (一)阅读下列一组古诗文,完成3-7题(17分) 3.(2分)塘成/旱涝有备/百姓殷实。 4.(3分)(1)让(2)说话,动词(3)命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各1分) 5.(6分)(1)你说他豪气(粗豪之气),难道有什么事吗?(言:说:宁:难道: 省略句,君言((其)豪) (2)后来开通(开凿)带子港,引导塘水流入漕河,同时助力漕运,其利益(好处) 非常广泛(多)。(引:引导、疏导;资:有助于) 6.(3分)运用典故,是与陈登有关的典故(比如《平甫如通州寄之》一说到陈登,《三 国志魏书九首·其七》-说到元龙、白痴龙)。(1分,只要结合【甲】文,说出相关内容 即可得分)。 不同的情感:《平甫如通州寄之》表达的是思念弟弟之情,对国事的关切,志存高远情 怀(求田问舍典故的运用)(1分,情感,说出1点即可) 《三国志魏书九首·其七》感叹世事艰难,知音难觉,也暗含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 (1分,情感,说出1点即可)。 【解析】注意“结合【甲】文”,【甲】文是历史典故。 7.(3分)B(没有与刘表进行对比) 12025年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新幽雅,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 (4)三年初中生活转瞬即逝,毕业在即,师生间互赠留言。小语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中的诗句“ ▲ ”,将明月人格化来传递友情;小 文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a ”, 借用留白手法表达对同学的依依不舍;老师则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安慰同学们不要因为离别而伤心落泪。 2.根据语境作答。(12分) 下面是小语同学关于“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学习笔记,请你帮助她完成相关问题。 自古有“二十四香花信风”的说法: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