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学期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查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运用(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8分) ①初识泰州,先得“泰”之形。古泰州滨黄海、临长江、通淮河,以“人在三水间”活画 了“泰”字。再观泰州,遂会“泰”之意。【甲】一马平川、无险可据的泰州,以兵家不争之 地而成“祥泰之州”。身入泰州,才识“泰”之神。海堰的wānyán(▲)(▲)雄伟、 垛田的堆垒而上、沟渠的繁密纵横、盐场的溽热劳苦,无不默默诉说着历代泰州人的辛勤与坚 韧。 ②2100多年的建城史,以文之进,层累丰润精神沃土。设于古泰州的西溪盐仓监,走出 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五位宰相,自此“名城名宦交相重”,引来四方俊杰,种 下mián(▲)延文脉。泰州儿女创造的“人文三水”一施耐庵的《水浒传》、郑板桥的 水墨、梅兰芳的水袖,加上柳敬亭的评话,以小说、书画、戏曲、曲艺这样最【乙】百姓的形 态,jT(▲)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以人之进,积聚走向未来力量。从泰州城抗金、 兴化泰兴抗倭,到鸦片战争靖江抗英,一代代泰州人惜福保家从不畏缩,留下曲曲壮歌。大时 代洪流中的万千泰州洲儿女,更是从家乡投身革命,跟着党转战南北。1950年参加全国战斗英 雄代表会议的258名战斗英雄代表中,就有杨根思等4名泰州代表。 ③征途漫漫,一直【丙】在泰州本色里的,是尚实务本、坚韧刚强,静中窝动、居中向上。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文字。(4分) 2.填入【乙】【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乙】贴近 【丙】感染 B.【乙】靠近 【丙】感染 C.【乙】贴近 【丙】浸染 D.【乙】靠近 【丙】浸染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划线句的标点使用正确。 B选文中提及的晏殊、范仲淹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 C.语段②中划线句子没有语病。 D.从短语结构类型来分,“征途漫漫”是偏正短语,“尚实务本”是并列短语。 4.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水击三千里, ②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 ④ ,星河欲转千帆舞。 ⑤山水可造意境,曹操的《观沧海》中“ , ”两句展现 了海的壮阔和山的挺立:山水可蕴哲理,陆游《游山西村》中“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2025 年春学期九年级第二次学情调查答案 1.蜿蜒 绵 跻(4分,每空 1 分) 2.C(2 分) 3.D(2 分) 4.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 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天接云涛连晓雾 ⑤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空 1分) 5.(1)你要写操场上“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勇争先 你要写同窗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携手共进(每空 1分,句式相似即可) (2)慷慨激昂(1 分) 演讲“让我们”时,手掌上挥,鼓舞士气,目光扫视全场,更具有号召性。 (1 分)“奔赴未来”重读,语气激情昂扬,突出青年要趁青春年华奋斗拼搏的决心。(2 分) (3)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内容充实。 演讲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引起观众的共鸣。(2 分) 6. (1)C(2分)(这一联写行旅之人的内心感慨,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心理活动,既是一日行程 中真切生动的旅途见闻,更是夜半无眠时翻涌不已的满腔思绪。行旅景况与羁旅闲愁,在这里交融无 间, 景中含情,情寓于景,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2)前六句写归心之急:首先写诗人晚上停留在 鄂州的心绪,诗人思乡心切,仿佛一下子就能拨开云 雾见到汉阳城,一个“犹”写出了他内心的急切。(1 分)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情形。写舟上旅人低 语, 潮水不断涌动,诗人在安静的环境里孤夜难眠,辗转反侧,写出他对家乡的思念。(1 分)颈联直抒 胸臆,表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