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1044

7.2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课时 沿江分布的城市 沿江工业走廊 保护“母亲河”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135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沿江,学案,八年级,星球,商务,地理
  • cover
7.2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课时 沿江分布的城市 沿江工业走廊 保护“母亲河” 1.归纳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出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2.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和主要工业部门。 3.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洪涝灾害的危害,说出治理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   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信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 890.61亿元,游客满意度达85.5%,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上海、苏州、扬州等城市成为热门地区。今天我们来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和工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保护。 学习活动一 沿江分布的城市 【自主学习】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是 沿江 发展起来的, 水运条件 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武汉 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 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 中游 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 3. 长江三角洲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其中, 上海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合作探究】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分布 结合课件P2/5“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人口规模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第51号文件)[1],新标准按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1)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 000万以上;(2)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至1 000万;(3)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4)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5)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超大城市是 上海 ,特大城市是 武汉 、 南京 。 2.找出主要的大城市,说说本区城市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找图略。本区城市多沿江、沿海分布。 3.议一议,长江为本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长江为本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航运条件。 【归纳总结】 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都是沿江发展起来的,水运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学习活动二 沿江工业走廊 【自主学习】 1.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最发达的 综合性 工业地带,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以长沙、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 工业基地 。 2.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城市 沿江 分布,东西绵延,形成了多条“ 工业走廊———。例如,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 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构成了“ 汽车工业走廊———。 【合作探究】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分布 结合课件P9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以看出,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 煤 、 铁 、 石油 ,电力资源形式以 水电 为主。 2.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三大工业基地,并完成下表。 工业基地 工业部门 ①以 沪宁杭 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综合性工业 ②以 武汉 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钢铁、汽车、轻纺工业 ③以 长株潭 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电子信息、机械工业 3.分析本区工业分布特点及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分布特点:沿江分布。优势条件: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及沿岸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归纳总结】 依托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最发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