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4316

2025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含解析)

日期:2025-05-2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805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活动,解析,影响,生物圈,人类,2025年
  • cover
第5课时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眼和视觉 1. 眼球的结构 2.俗称的“白眼球”指巩膜;“黑眼球”指 虹膜 (决定眼睛的颜色),中间的 瞳孔 可以控制通光量 (光线强时变小;光线弱时变大)。 3.瞳孔和睫状体的调节功能 4.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形成。 5.近视和远视 项目 症状 产生原因 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 图示 近视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曲度过大_或眼球前后径过长 视网膜前方 配戴 凹透镜 远视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曲度过小 或眼球前后径过短 视网膜后方 配戴 凸透镜 6. 近视的预防:“三要”和“四不要”。 (1)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2)四不要:①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②不要躺卧看书;③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④不要走路看书。 7.如果把一架照相机比作人眼,则镜头相当于晶状体,光圈相当于瞳孔,底片相当于视网膜 。 二、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 2.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 耳郭 →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产生。 3.晕车、晕船与内耳的 半规管 和前庭有关。 4.当坐飞机或爬高山时,外界气压下降,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耳内就会出现耳鸣。此时可以嚼口香糖并作吞咽动作或打呵欠,使咽鼓管打开,使鼓膜内外气压恢复平衡,耳鸣就会消失。 5.中耳的鼓室经咽鼓管连通咽部,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6.耳的保护: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7.其他感觉器官:鼻—嗅觉;舌—味觉 (酸甜苦咸);皮肤———感受冷、热、触、痛、压等感觉。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小脑 2. 神经元 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如下图所示,反射弧包括五部分:C感受器 →A 传入神经→B 神经中枢 →E传出神经→D 效应器 。 2.反射弧结构必须完整,才能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若 感受器 、传入神经或 神经中枢 受损,患者表现出无感觉、无反应;若传出神经 、 效应器 等受损,患者表现出有感觉、无反应。 3.反射的完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有体内 (外)的刺激;②反射弧结构完整,任何一个部分发生病变,反射都不能进行。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4.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类型 简单反射 (非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 (条件反射)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 (不经大脑分析判断) 出生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 神经中枢 脑干、脊髓 大脑皮层 反射特点 永久、固定、不会消失 暂时、易变、可消退 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范围广,可适应多变的环境 举例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吮吸、排尿反射、吃杨梅分泌唾液等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老马识途、学生听到铃声响走进教室等 二者联系 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注意:与语言 、 文字 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 5.膝跳反射实验 实验过程:受试者同学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实验者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 (或橡皮锤),迅速叩击一下受试者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两位同学轮换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用手掌内侧的边缘 (或橡皮锤)叩击受试者同学上面那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