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7334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中政治必修(共36张PPT,内嵌4个视频)一人教统编版教学课件

日期:2025-05-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284953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统编,人教,视频,4个,内嵌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第一 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认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辩证地看待科学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遭遇的挫折,能分析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公共参与】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 1.1.1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形成: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一些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空想社会主义。 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公有制才是符合人类天性的制度。 傅立叶 摩莱里 莫尔 我要建立心中“和谐制度”的理想社会!我相信那些富有的人有着善心,他们会资助我的。 阅读思考 ★结合教材及所学,思考空想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特点?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积极意义(进步性): ①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 ②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③地位: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采取说服的办法 寄希望于富翁出资 在美国买地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 思考: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探究分享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局限性: 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未触及本质问题) ②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意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 英国宪章运动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表现: 失败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和先进政党的领导 相关链接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基本形式 形式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 思想理论 斗争 目的 方式 地位、作用 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捣毁机器、经济罢工、游行示威 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政治罢工、游行示威、议会斗争、武装起义和革命战争 主要任务是宣传革命思想 用革命的理论对革命的运动进行指导 单纯的经济斗争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的地位 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额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 在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占有重要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