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9369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31张PPT)

日期:2025-05-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67985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化,内涵,功能,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文 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7课: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8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哲学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1课:哲学基本理论 第2课:辩证唯物论 第3课:唯物辩证法 第4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5课:社会历史观 第6课:人生价值观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活的灵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不忘本来) 什么是文化 01 工厂生产 军事冲突 哪些是文化? √ 经济现象 政治现象 中秋的月亮 自然现象 中秋晚会 √ 一、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P91-1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但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如: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不包含政治经济现象 ≠物质活动 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不起决定作用)P91-2末句 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下列文化现象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是 ( ) ①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②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 ③5G通信技术 ④文学和史学研究 ⑤克隆技术 ⑥电影和电视剧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B 阅读与思考 中国境内天山的四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 三江源区位于中国青海省南部,它是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孕育中华民族的世界著名河流。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思考:天山、三江源、滇池等自然景观引人胜,令人心驰神往,这些自然景观能不能称为文化 ①实践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P91-2 (二)准确把握几个关系 武夷山自然风景 万里长城,华山碑刻 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参加自然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到银行贷款买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判断技巧 第一,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比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 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 第三,纯自然的事物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第四,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如书),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如读书)。 √ √ √ √ × 政治 经济 一、什么是文化 周代,帝王已经有秋季祭月的仪式,后来“祭月”逐渐演变为民间习俗。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事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在播种的时候,就祭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成时也祭土地神报告丰收,答谢神祇的护佑。前者作“春祈”,后者叫作“秋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之情,选择“中秋”这一天作为节日。 唐朝时期,社会繁荣,中秋节逐渐形成,唐代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不胜枚举。到了北宋,中秋节成为更为盛大的节日,宋代的中秋非常热闹,夜市通宵营业,人声鼎沸。宋以后,中秋习俗更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