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9579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2816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学期,答案,试题,生物,期中
  • cover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测试卷(X) 七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 1.此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答题,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夏时菠菜叶如扇,风过轻摇诗意添。”诗中的菠菜叶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图中的(  ) A. [①]上表皮 B. [④]气孔 C. [③]叶脉 D. [②]叶肉 2. 小敏用水培的方式种植芹菜,在水中加入几滴红色食用色素,几个小时后,发现芹菜叶变红,色素随水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 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 B. 沿着“叶→茎→根”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 C. 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筛管中运输 D. 沿着“叶→茎→根”方向在筛管中运输 3. 小方在针筒内装入适量清水,针孔处插入枝条,在U型管中加入适量红墨水,连接针筒和U型管,将针孔及连接处密封后放在适宜环境中。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如下图所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 )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分解作用 4. 当你置身于郑州国家森林公园,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是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气体交换和吸收作用 5.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某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A. 二氧化碳、水、氧气 B. 二氧化碳、氧气、水 C. 氧气、二氧化碳、水 D. 氧气、水、二氧化碳 6. 将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放在阳光下,金鱼藻上冒出许多气泡,并被试管收集。当气体充满一半时,从水中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插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 A. 氧气 B. 淀粉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7. 某同学在学习普里斯特利实验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实验: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不同密封的玻璃罩里,实验处理方案如下表所示,蜡烛最先熄灭的一组是(  )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a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绿色植物 光照 b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 光照 c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绿色植物黑暗 黑暗 d组 一支点燃的蜡烛 黑暗 A. a组 B. b组 C. c组 D. d组 8.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证明绿色植物进行(  ) A.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C.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 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9. 香甜的红薯是植株的块根,关于其中糖类物质主要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叶片光合作用制造 B. 由气孔从空气中吸收 C. 由导管从叶运输而来 D. 由根直接从土壤吸收 10.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将光能转化为淀粉中储存的化学能,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该人工合成淀粉装置可以模拟洛阳牡丹叶肉细胞中的(  ) A. 叶绿体 B. 细胞膜 C. 线粒体 D. 细胞壁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粮食产量的是( ) A. 提高氧气浓度 B.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 延长光照时间 D. 实行合理密植 12. 夏季末,农民从田间刚收获的新鲜稻谷,由于下雨不能晾晒而堆积到屋内形成谷堆,一段时间后谷堆内出现发热发烫的现象。这是由于新鲜稻谷有较为旺盛的(  ) A. 蒸腾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 D. 吸收作用 13. 莲生活在水中,它的根状茎中有多个储存空气的气腔,能为莲水下器官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  ) A. 水分 B. 氧气 C. 无机盐 D. 二氧化碳 14.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储存水稻种子的条件最好是(  ) A. 高温、干燥 B. 低温、潮湿 C. 低温、干燥 D. 高温、潮湿 15. 现将一密闭透明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