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1423

4 海燕 第2课时课件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86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海燕,课时,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黑色的闪电”从色和形两方面描写海燕,形象地勾勒出海燕矫健高傲、锐不可当的雄姿。“高傲”一词贬词褒用,通过拟人的手法赞美了海燕的自信与勇敢。 2. 在第②③段中作者写海燕的叫喊声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从声音的角度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侧面描写“叫喊声”那震慑敌胆的威力。 3.海燕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4.第④⑤⑥段从哪些方面对海鸥、海鸭、企鹅进行了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④⑤⑥段从声音、动作、情态的角度描写了海鸥、海鸭、企鹅的种种丑态,与渴望暴风雨、以斗争为乐的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海燕英勇无畏的形象。 5.第⑦⑧段描写了暴风雨逼近的情景,试着分析“乌云”“狂风”“波浪”分别有何象征意义。 第⑦⑧段中,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波浪与狂风的搏斗,象征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的激烈斗争。写这些意象显示了反革命势力的猖獗,突出了广大人民群众主动迎战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6. 第⑨⑩两段作者再次集中笔墨描写海燕,与第一部分有何不同? 比第一部分更进了一步。海燕从“叫喊”到“大笑” “号叫”,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示了海燕的迅捷、乐观、英勇和锐不可当,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第 段写大海与闪电的搏斗,有什么作用? 象征了革命斗争的进一步激化。“火蛇”“游动”写出了反动势力垂死挣扎的丑态,大海的胜利显示了其磅礴的气势和力量,象征着革命必胜,暗示了沙皇反动势力必将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8.第 段运用反复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表示一场人民革命即将到来,海燕急切要求惩治黑暗势力。 9.本文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结尾有何作用? 结构上:有力地收束全篇。 内容上:点明中心,鼓舞人心,语势有力,语调高昂,表达了革命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也是革命者对人民群众的号召———行动起来,去迎接一场伟大的“暴风雨”般的革命。 1.[难点] 作者为什么要极力写暴风雨来临前的自然景象? 暴风雨来临前的种种自然景象为海燕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把海燕放到这充斥着惊涛骇浪的环境中去描写,有助于充分展现海燕英勇顽强的性格和乐观坚定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血肉丰满、气质刚正。不同景象的变换表明了形势的险恶,海燕的形象在景象的变换中得到了烘托和显现。可以说,离开了环境描写,海燕的形象便无从显现。正因为把环境写得很充分,海燕的性格才能够刻画得如此生动而深刻,这就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重点] 文章的末尾,海燕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暴风雨象征 1905 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风暴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是扫除一切障碍,使民族获得新生的契机。所以“海燕”和苦难深重的被压迫的人民对革命充满了渴望。 两次大声疾呼,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