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青藏地区—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期末四步复习法 一、学习目标整合 对应课程标准 章节内容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 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自然特征与农业 1.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知道青藏地区是我国高寒牧区,都有哪些特殊牲畜。 3.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河谷农业。 4.把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了解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的概况。 2.理解三江源地区河流水源的来源及湖泊和沼泽在水源调蓄方面起的作用。 3.掌握三江源地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三、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1)世界屋脊 ①位置和范围 I 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II 范围;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西部。 ②以“高”“寒”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 I “高”: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II “寒”;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地高天寒。 ③地表景观特征 I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II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 Ⅲ 湖泊星罗,沼泽连片: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咸水湖)。 ④河流:众多大江大河发源于这里,如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 ⑤气候: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当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其中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①高寒牧区 牧区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这里分布有我国四大牧区中的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牲畜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②河谷农业区 I 发展河谷农业的条件 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作物生长。 II 主要河谷农业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Ⅲ 主要粮食作物:青稞、小麦 例: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合称“一江两河”,是西藏的“三大粮仓”。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粮仓集中分布在“一江两河”河谷地带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河流水量充沛,灌溉水源充足 C.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D.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 2.根据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原则,西藏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A.水稻、玉米 B.水稻、青稞 C.青稞、小麦 D.小麦、玉米 答案:1.C;2.C 解析:1.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江两河”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这是西藏粮仓集中分布在此的最主要原因,C正确;虽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水量充沛、灌溉水源充足,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但相比之下,热量条件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ABD错误。故选C。 2.西藏地区气候高寒,水稻喜高温多雨的环境,在西藏地区难以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