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1728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7705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云南省,期中,答案,试题,生物,考试
  • cover
云南省峨山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本试卷共9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 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直 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 1.为衡量甲、乙两种植物的竞争能力,在同一地点将甲、乙两种植物种子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种植,计算收获时的种子数比值,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M与N的关系所反映的两者之间的竞争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乙的种间竞争能力受其相对密度的影响 为保证收获到甲的种子,播种比例不应小于a C. M=b,乙植物将逐渐被甲植物淘汰至数量为0 D. M=c时,甲乙两植物具有相同的种间竞争能力 2.如图1表示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模型,图2表示①种群和②种群的数量变化,其中λ表示某种群后一年的数量是前一年数量的倍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因环境阻力在生存斗争中所淘汰的个体数 B. 若不更换培养液,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图1中曲线Ⅲ最相似 C. 图2中①种群t3时种群数量为500只,则理论上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1000只 D. t3~t4时间段内,①种群数量减少,②种群数量增大 3.如图表示某农田中害虫M从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存活个体数与各发育期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农田中害虫M卵的密度 害虫M在该农田中的种群数量变化呈“S”形曲线增长 C. 根据图中数据不能判断出该农田中害虫M种群的年龄结构 D. 由图可知,与一龄幼虫相比,三龄幼虫的死亡率较高 4.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 制片时,若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估算结果会偏大 C. 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可寻找菌体数量适中的小方格计数 D. 培养初期,酵母菌种群的种内竞争较弱,其数量增长较快 5.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互花米草入侵某红树林,使红树林面积大量减少,研究人员首先引入速生红树林植物———无瓣海桑,控制互花米草蔓延以保护当地物种,然后用本地红树逐步代替无瓣海桑,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上述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演替过程正确排序为⑤→①→④→③→② B. 研究人员的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超过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C. 物种丰富度、营养结构和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都在增加 D. 无瓣海桑控制互花米草的蔓延及本地红树代替无瓣海桑的过程都属于次生演替 6.典型草原是在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占优势的植被类型。典型草原的降水量较荒漠草原稍多,一般典型草原所生长的植物平均高度较荒漠草原高。为实现对草原的保护以及有效利用,某科研小组对西苏旗草原植物群落展开了调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B. 认识草原群落,首先要研究该群落物种的种间关系 C. 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是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 通常选择样方法调查草原植被土层的小动物丰富度 7.图像是生物学研究的好工具,下列图像与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1和图2表示同一种种间关系 B. 图3和图4表示同一种种群数量增长类型 C. 培养瓶中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