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2442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592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期中,答案,试题,生物,联考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4月联考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为准确调查广东特有物种金毛狗蕨的种群密度,样方的选取应遵循(  ) A. 随机取样 B. 以该物种分布密集处为中心取样 C. 选取样方面积越小越好 D. 样方数量越少越好 2. 某同学在不同时间对酵母菌培养液进行抽样检测以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得到以下数据(单位:个/mL): 时间(h) 0 10 20 30 40 50 60 70 酵母菌数量 100 200 400 800 1600 1600 800 400 根据上述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J”形 B. 从20h到40h,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C. 40~50h酵母菌数量未变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氧气耗尽 D. 60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与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有关 3. 某山地的灌丛群落中,生长着各种灌木和一些草本植物。野兔在灌丛中活动,鹰会捕食野兔。下列关于该灌丛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农田相比,灌丛群落结构简单,物种丰富度低 B. 野兔和鹰之间的捕食关系不会影响群落的结构 C. 在该山地灌丛过度放牧可导致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 D. 人类对灌丛的砍伐不会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 4. 在广东的红树林湿地群落中,红树植物具有特殊的呼吸根,这一结构特点主要是为了适应(  ) A. 高盐的海水环境 B. 缺氧的淤泥环境 C. 强风的海岸环境 D. 频繁潮汐环境 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一定越大 B. 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只能处于一条食物链中 C.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D. 构建食物网时,应包含所有的生物成分 6. 近年来,由于围填海等人类活动,红树林面积不断减小。为保护红树林湿地,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 B. 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种植红树林树苗 C.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 D. 加大围海造田力度,开发更多的沿海土地 7. 农田中的生物形成人工生物群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田中生活的多个生物种群是孤立存在的 B. 与自然群落相比,人工生物群落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C. 没有人工干预,农田生物群落能长期保持稳定 D. 大量增加化肥使用对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有利 8.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传统发酵技术中,也有类似去除杂质的过程。例如在制作豆豉时,需要对大豆进行筛选和清洗,其目的不包括(  ) A. 去除杂质 B. 减少杂菌污染 C. 保证豆豉的品质 D. 促进微生物发酵 9. 为探究桔梅奇酵母对白地霉等引发的酸腐病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人员在耙耙柑果实中部等距离刺两个孔,其中一孔接种0.1mL桔梅奇酵母菌悬液和0.1mL白地霉悬液,一段时间后统计果实发病率并测量白地霉菌丝生长情况,结果如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地霉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氮源从耙耙柑中获得 B. 另一个孔作为对照组的处理是接种等量的桔梅奇酵母菌悬液 C. 桔梅奇酵母可能通过抑制白地霉菌丝的生长来降低酸腐病害 D. 与化学药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