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5693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4675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重点) 2.理解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难点) 3.体会文中对偶句和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素养) 新课导入 《桃花源记》中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吗?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人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 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社会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的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 资料链接 《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 初步感知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jǔ wéi mù zhǎnɡ ɡuān fèn wù wèi xīnɡ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众。与,同“举”。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天下是公共的。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译 文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 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 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 第二个“子”指子女。 有终老的保障。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的人。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译 文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 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译 文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兴起。 作乱害人。 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闭,用门闩插上。 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译 文 ①选贤与能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与”同“举”,推举 ◆通假字 “矜”同“鳏”,老而无妻 ①大道之行也 ②不独子其子 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大路 ◆古今异义 古义:指子女 今义:专指儿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