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6090

选择性必修2 第八单元 阶段排查7(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考生物学(通用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243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选择性,一轮,通用,生物学,高考,2026届
    阶段排查7 知识点1 种群及其动态 1.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 2.将小球藻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  ) 3.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物种就会出现“J”形增长。 (  ) 4.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  ) 5.负反馈调节与正反馈调节是典型的循环因果关系。 (  ) 6.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体积该鱼的产量可能相同。 (  ) 7.气候、干旱、传染病等都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  ) 8.种内竞争、天敌的数量、食物等能对种群数量起调节作用。 (  ) 知识点2 群落及其演替 1.“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关系。 (  ) 2.大鱼吃小鱼,体现的是一种捕食关系。 (  ) 3.在森林群落中,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  ) 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土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  ) 5.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  ) 6.若两种鸟类的生态位相同,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以昆虫为食的不同种鸟类生态位都相同。 (  ) 7.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 (  ) 8.热带雨林群落中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很少。 (  ) 9.在红树林植被恢复进程中,由裸滩经互花米草群落到无瓣海桑群落的过程称为次生演替。 (  ) 10.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 11.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  ) 1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人为干扰。 (  ) 13.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  ) 知识点3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 1.植物通常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供养着众多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  ) 2.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 (  ) 3.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能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  ) 4.趋光性昆虫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  ) 5.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细菌都是分解者。 (  )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 (  ) 7.种草后,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  ) 8.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信息平衡三大特征。 (  ) 9.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 10.温带阔叶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  ) 11.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北沙漠地区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  ) 12.“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 13.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的速度快。 (  ) 14.山村的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这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  ) 知识点4 生态系统的功能 1.越冬灰鹤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 (  ) 2.人为操纵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 3.呼吸消耗量在同化量中所占比例越少,生物量增加就越多。 (  ) 4.生态金字塔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 (  ) 5.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  ) 6.有机汞被生物体吸收后不易排出,因此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  ) 7.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  ) 8.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