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6645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

日期:2025-05-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2957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传统文化,中华,第七,人教,同步,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具有当代价值。下列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观念是 (  ) A.见利思义,民生为本 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C.民为邦本,为政以德 D.天人合一,回归自然 2.“老”是一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字形上看是一个老人手里拄着拐杖的样子。汉语中有大量与老年相关的成语,如老而弥坚、老骥伏枥、携老扶幼、爱老慈幼等。这些成语(  ) ①展示了老年群体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 ②反映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③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④是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生动展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公众奉献了一场以“和”与“合”贯穿中华历史时空的文化盛宴。这表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③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④中华文化能够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许多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没有元宵的喧闹,没有端午的红火,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日子。它需要沉下心来,倾心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本溯源。中国人不是把生命看作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条。祭祖祭宗,感念的不只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承。清明节所承载着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 ①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②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涌动着对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蕴含着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精神基因和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岳麓书院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直至湖南大学,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反映了祖国文教事业的悠久历史,是十分可贵的文物史迹。现在的岳麓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这体现了(  ) ①岳麓书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富有启迪。这说明(  ) ①我们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解决当代中国许多问题提供借鉴 ③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小孝可治家、中孝可治企业、大孝可治国治天下,百善孝为先。”孝是维系家庭与族群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纽带,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这说明(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世界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B.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8.[2024·河南模拟预测]当前我国倡导的互尊互信、共荣共生的和谐发展理念是“以和为用”“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呈现。2023年6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谈到,我们愿同各方深化合作,推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各国人民过上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