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6659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同步练习题

日期:2025-05-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2927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五,主体,同步,必修,思想政治,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这里的“群众”(  ) ①指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 ②指一切对历史发生作用的人们 ③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④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哲学上看,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断是基于(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人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人都是历史活动的推动者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人民来生产……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存在 C.生产力水平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 D.物质富足必然带来人们道德水平提高 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创造无数辉煌,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民的艰辛努力。这反映出人民群众 (  ) ①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②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通过有目的的意识活动来引领社会历史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一个国家集体自尊的获得,需要执政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从哲学上看,关注老乡生活,这主要是基于(  ) ①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促使党员干部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开展主题教育的哲学依据是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在绘画创作上,坚持写实画风。抗日战争时期,为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徐悲鸿创作了巨幅水墨画《愚公移山》《奔马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为战斗英雄、劳模、民工画像,专程到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搜集反映我国建设的素材,描绘我国建设中的新人。 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分析徐悲鸿致力于国画创新为什么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9.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指出,先锋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