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观竹以明悟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环节一:品竹之诗明类比推理含义 “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揖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四者,是以有君子之性” 君子亭记 王阳明〔明代〕 译文:竹子有君子之道,具备四点:虚心而静默谦恭,通达而有节制,有君子的品德。竹节分明而笔直,历经春夏秋冬而枝叶不变,有君子的节操。如同蛰伏的动物一样,应时而出,该潜伏的时候就潜伏起来,风雨冰雪,黑夜白天,什么时候都能适宜,有君子的处事才能(明智)。清风吹来,竹声清脆,在风中俯仰揖让,有如洙、泗群贤相遇;清风过后,万籁俱静,竹子挺立着,不屈不挠,就像朝堂上的众位官员,端端正正地拿着笏板,立于朝堂两侧,有着君子的仪容。竹子有这四个特点,所以它也有君子的性情。 在王阳明的思维方式有何特点?请与同桌合作,尝试写出逻辑形式。 2.特点: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1.含义: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 君子有品德、节操,才能,及仪容等性情,君子有其他性情。 竹子有品德、节操,才能,及仪容等性情。 所以,竹子有君子之道。 个别 → 个别 一般 → 一般 3.类比推理的逻辑形式: 一、类比推理的含义 4.客观依据: 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推理 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 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共性到个性) 必然推理 归纳推理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个性到共性) 或然推理 (除完全归纳推理外) 类比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比较不同的推理的类型 诗句一:数竿君子竹,五数大夫松。 诗句二: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比较 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比喻 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上述两则诗词是类比推理吗? 类比 比较 比喻 区别 基础 是在比较的基础上 在比较的基础上 性质 它是一种推理。 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是一种修辞手法 目的 得出新知识。 认识两类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联系 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5、类比与比较、比喻的区别 类比推理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不能仅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否则,就容易犯“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6、类比推理的逻辑错误: 7、类比推理的实质: 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 一、类比推理的含义 环节二:赏竹之思悟类比推理方法 (1)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2)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1、类比推理的方法: ①由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