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2421

6.2《五石之瓠》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1190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五石之瓠 PART 1 第 一 课 时 1.了解庄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庄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学习庄子善于用设喻的方法,采用寓言的形式来说理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 相传,庄周自幼聪明好学,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但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 作者介绍 庄周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他的作品常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名言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②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③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④不以物挫志之谓完。 ⑤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⑥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惠 子 资源与积累 文学常识 《庄子》又名《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的7篇文章是庄子所写,“外篇”15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11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写作背景 庄周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孟子所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周对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改变现状一展抱负,但他心有不甘,所以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的自由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明确字音。 五石(shí) 瓠(hù) 瓠落(huò) 呺然(xiāo) 掊之(pǒu) 不龟手(jūn) 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鬻(yù) 越有难(nàn) 重要字音 【字词释义】 赠送; 种植; 宽大空廓的样子; 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击破; 同“皲”,皮肤冻裂; 漂洗丝絮; 卖 魏王贻( )我 我树( )之 瓠落( ) 呺然( ) 掊( ) 不龟( )手之药 洴澼絖 ( ) 鬻( )技百金 【字词释义】 卖给; 同“悦”,取悦; 率领,带兵; 划分出; 受封; 用绳结缀; 介词,在; 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请与( )之 以说( )吴王 吴王使之将( ) 裂( )地而封之 或以封( ) 虑( )以为大樽 浮乎( )江湖 蓬之心( ) 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shí),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