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5164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设计 (表格式)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31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课程信息 课题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型 新授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形成以下概念: 6.1.2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是人体健康的威胁 6.1.3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食物、血液、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6.1.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6.1.5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6.1.6某种传染病,会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学业要求 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课标分解 学什么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学到什么程度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怎么学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学情分析 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传染病,能区分常见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2、熟练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3、通过学习能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增强主动预防增进健康的意识。当遇到常见的传染病时,会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 4、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并学会正确和传染病人相处,关心和帮助传染病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传染病预防措施的三个方面。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传染病的传播机制,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估要点 活动单元一:导入 ( 分钟) 预习自测:多媒体填空 学生回答:戴口罩、勤洗手。 学生表达交流, 并提出各种关于传染病的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可能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 经过新冠疫情以后,同学们都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习惯。积极预防传染病,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需要我们对人类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开启传染病的神秘之旅。 1.根据生活经验辨别传染病。 2.传染病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传染病呢 引导思考 提问 分析归纳:病原体的概念。 能辨析出哪些是传染病,什么是病原体 活动单元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 分钟) 学生回答问题。 1流行性感冒病毒。 2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 3飞沫。 4老人和小孩。身体抵抗力弱的人。 总结: 流感病毒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通过飞沫传播到健康人身上。 学生回答: 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健康人。 学生阅读69页资料2,进一步理解三个环节。 设疑:传染病为什么能流行?它有哪些基本环节呢? 播放视频 展示:课本73页资料1。 提出问题: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2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3流行性感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的? 4什么人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 教师归纳学生回答,提出: 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实质呢? 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几个环节呢? 分析: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巾帼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能正确分析出常见传染病的三个环节 活动单元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分钟) 学生回答: 不能缺少。 各种各样的预防措施。如:戴口罩、打扫卫生、隔离病人、喝增强免疫的中药…… 学生讨论以上的措施分别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学生回答: 1、主要通过给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卡介苗。保护易感人群。其他的,如隔离病人,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