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47015
第七单元《红楼梦》第6课对比照应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786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第七
,
25张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第六课 对比:不作一番比,谁解其中味 学习目标 1.搜集、筛选《红楼梦》中众多的对比手法。 2.体会、赏析作者在宏大叙事中安排小对比的用意和获得的艺术表达效果。 一、举例并分析对比 《红楼梦》是汉语言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对比手法是了解、体悟《红楼梦》不凡语言艺术的一个便捷小切入点。请列举三处。 《红楼梦》中的对比有: ①人物形象的对比。如晴雯和袭人的性格、个性对比。 ②事件的对比。如甄士隐出家与柳湘莲出家的对比。 ③写作详略虚实的对比。如第三回,写出场人物,王熙凤为详写,三春为略写;邢夫人、王夫人为实写,贾赦、贾政为虚写。 对比手法的主要作用: ①通过对比,凸显人、事、物特点; ②通过对比,彰显是非、正误,借以表达作者的观点; ③通过对比,避免文笔相重相犯,使行文灵动不滞。 二、大叙述中的小对比 《红楼梦》中除了以上对比外,还呈现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善于在宏大叙事中穿插有对比关系的小事件,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情趣。 示例:探春的建社邀请函和贾芸的拜帖 作用: ①在行文上制造巧合,为下文海棠社命名提供由头———表面作用。 ②刻画探春和贾芸的人物形象。 ③表现作者及作品的审美倾向。 三、赏析经典例子 典型案例:第十四回描述秦可卿出殡。在整个事件的宏大叙述中,作者突然加入了两个次要人物———北静王水溶和乡村姑娘二丫头———的叙述。两者的出现有必然因素。因为贾府作为贵族,出殡中肯定会有贵族来吊丧;出殡要出城,宝玉肯定会遇到乡下人。这是写实。但作者有意识地将两者先后对比叙述,这是有意,是准备发挥艺术“效能”,同时借此向读者传达某些思想观点。 分析 水溶贵为王爷,一表人才,为人谦和,潇洒不俗。“那宝玉素日就曾听得父兄亲友人等说闲话,赞水溶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严密,无由得会,今见反来叫他,自是欢喜。”一见之下,见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非常仰慕。他对贾政称赞宝玉,真诚、清雅、得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他礼让出殡队伍,谦和中带着洒脱:“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小王虽上叨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而进也?”水溶似乎是生命里高不可攀的理想。而出身卑微的二丫头,对于宝玉来说,她也是高不可攀的。出殡队伍在庄户人家休息,宝玉遇到了阻止他乱动纺车的二丫头, 但二丫头随即被家人唤去,宝玉心中怅然。在离开庄户时,贾府管家“旺儿预备下赏封,赏了本村主人。庄妇等来叩赏。凤姐并 不在意,宝玉却留心看时,内中并无二丫头。一时上了车,出来走不远,只见迎头二丫头怀里抱着他小兄弟,同着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而来。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料是众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怎奈车轻马快,一时展眼无踪”。宝玉和北静王,宝玉和二丫头,似乎都应该有后续故事,然而终于没有。在宝玉一生中,北静王、二丫头变成了他生命里两个很奇特的对比关系。世间有那么多不俗的人,你用一生都爱不完。对北静王的仰慕,对二丫头的依恋,体现了贾宝玉对不俗之人的深情,也表现出他难能可贵的平等观念,更表达了一种对一清如水的淡淡缘分消失的怅惘。这组对比既刻画宝玉形象,又展示独特的主题,是不宜轻忽相待的。 选自《蒋勋说红楼梦》 作业 元妃省亲是全书的一件大事。作者在写元妃省亲前的第十六回,特意安插了一组小对比“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请分析这一组对比的作用,完成一篇微型文学评论。 第七课 照应: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学习目标 1. 梳理《红楼梦》中的主要照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份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23)
江西省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押题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5-23)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23)
吉林省松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23)
浙江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05-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