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47053
14《促织》《变形记》课件(共4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2359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2024-2025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促织》与《变形记》 一、体裁不同: 异: 《变形记》:西方现代小说 《促织》:文言短篇小说 同:“幻化”故事———人化为虫 《促织》与《变形记》 异: 《变形记》:现代主义 《促织》与《变形记》 二、流派不同 作者简介 蒲松龄,清初文学家。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倡酬不存,存诗起自康熙九年(1670年)秋南游登程经青石关之作,最后一首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除夕所作绝句,距其寿终才22日,凡千馀首,可谓终身不废吟咏。其诗如其人,大抵皆率性抒发,质朴平实,熨贴自然,可见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生前在德语文坛上几乎鲜为人知,但死后却引起了世人的广泛注意,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的小说多以世界的荒诞、人性的“异化”为主题,在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意义。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包括《变形记》《美国》《城堡》《诉讼》等。 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卡夫卡 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 异: 《变形记》:以格里高尔的变形为线索,讲述他自己和周围人的反应。 《促织》与《变形记》 三、情节设置不同 《促织》:以促织得失为主要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悲喜遭遇; 1.人物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以折线图的形式画出。 2.人物的情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图中标出人物经历的事情。要求:概括为两个字或四个字。 3.请在折线图中加入人物身份的变化。 4.关注折线图的低谷和高峰。 活动一:画折线图 成名情感变化 由悲到喜,喜极生悲,悲极复喜,悲喜交替,情感大起大伏。 情节跌宕起伏。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因虫而悲,因虫而喜,虫子主宰着成名的命运。 异: 《变形记》:情节平铺直叙。用西方表现主义手法,重视人物内心感受体验的描写,以此来表现人的生存困境。 《促织》与《变形记》 三、情节设置不同,尤其情节风格与处理的方式不同 《促织》:是中国的传统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格外注重情节结构,重视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有清晰的故事发展线索。 异: 《促织》与《变形记》 四、结尾处理不同 小说喜剧的结局,掩盖不住现实生活中的悲剧。 《促织》:结局是以成名之子幻化成促织哄得皇帝的欢心给家族带来富贵喜剧结尾,满足了中国戏剧喜好“大团圆”收场的文化心理。 异: 《变形记》:主人凄凉死去的悲剧的结局则更符合西方文化的艺术审美特点。 《促织》与《变形记》 五、结尾处理不同 异: 《变形记》:人间荒诞事,人类异化史 《促织》与《变形记》 五、主旨不同/创作意图不同 《促织》:笔下荒唐事,人间黑暗史 黑格尔说:“凡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那么现实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吗?中国清朝的蒲松龄以自己的文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拷问,而现代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则不动声色地进行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吉林省松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23)
浙江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05-23)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23)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份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5-23)
江西省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押题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5-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