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7100

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件(共5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36826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大卫·科波菲尔 第一课时 忧来无方, 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 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托尔斯泰 木心先生建议, 如果谁落在忧悒中, 不妨试试:沙发、巧克力、狄更斯。 “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英 狄更斯 “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俄 列夫·托尔斯泰 ———俄 列夫·托尔斯泰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走近作品 据北京大学内部资料介绍,100位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最具影响力的书籍,美国大学联合推荐的书单中,《大卫·科波菲尔》赫然在列。 英国BBC评选出的100部英国人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大卫·科波菲尔》赫然在列。 在我国最大的文艺社区评论豆瓣网上评分高达8分以上的作品中,《大卫·科波菲尔》赫然在列。 目录 1 了得的巨匠,不朽的作品 2 琐碎的事件,清晰的线索 3 生动的形象,精湛的描写 4 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 5 脏乱的环境,浓缩的时代 6 独到的认识,深刻的感悟 《大卫·科波菲尔》作品总体介绍 《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半自传体的小说,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 当时由于英、法革命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更加嚣张,狄更斯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也更加广阔。它通过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描绘了一幅广阔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作品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劳动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作者还企图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最后成功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极力培养读者的人道主义观点。这部小说最后仍以一切圆满作为结局,表现了作者的一贯创作思想。 常识———自传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 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回忆录,另一方面又必须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为原型。比如,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为主。 《大卫·科波菲尔》内容概括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1 大卫·科波菲尔还未出生,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大卫出生以后,就和母亲及女仆辟果提一起生活。她们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他一个人身上,这段日子过得平静而愉快。 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