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7784

湖南省长沙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36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南省,长沙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
  • cover
湖南省长沙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AI能否替代作家创作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AI凭借强大的机器学习能力,在文学创作领域的表现日益引人注目。它能够快速分析和学习海量的文学作品,从中提取语言模式、情节架构和风格特点,进而生成新的文本。 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核心的AI写作系统,可以根据给定的主题、体裁和要求,迅速创作出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例如,一些AI创作的诗歌,在韵律和节奏上表现得相当出色,从语言形式上看,与人类创作的诗歌并无二致;还有部分AI生成的短篇小说,情节完整,甚至还能巧妙地设置悬念和冲突。在商业写作领域,AI更是展现出高效的一面,能够快速生成产品介绍、广告文案等内容,满足市场对大量文本的需求。 支持者认为,AI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其一,AI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会受到情绪、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不间断地进行创作,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效率。其二,AI能够挖掘和整合海量的数据,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为创作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创意组合。比如,它可以将中国古代诗词的意象与现代科幻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这种跨文化、跨时空的创意融合是人类创作者较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的。其三,AI创作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丰富了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内容。一些缺乏写作技巧但有创作热情的人,可以借助AI工具初步生成作品框架,再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完善。 然而,AI创作想要完全替代作家创作,仍面临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文学创作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作者情感、思想和生命体验的表达。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细腻的情感波动。以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例,这部作品通过宏大的叙事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光辉与挣扎,饱含着托尔斯泰对战争、和平、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俄国社会的洞察和忧虑。这种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是AI无法通过数据和算法模拟出来的。AI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没有亲身体验过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它所生成的文本虽然可能在语言和结构上符合规范,但往往缺乏触动人心的力量。 此外,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文化、历史、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作品独特的风格和价值。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叙事方式和创作偏好,这种独特性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和生活积累中形成的,是作家个人魅力和文学素养的体现。例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他用细腻、质朴的语言描绘出湘西人民的生活画卷,这种独特的风格源于他对湘西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乡文化的深刻理解。而AI虽然可以模仿某种风格进行创作,但它无法真正理解风格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根源,其模仿往往流于表面。 (节选自《AI浪潮下,文学创作的本质坚守与变革》) 材料二:尽管AI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作家的核心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作家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拥有丰富的感知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他们能够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将平凡的生活素材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一个眼神、一次街头的相遇、一场内心的挣扎,这些生活中的点滴都可能成为作家创作的灵感源泉。而AI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无法像作家一样从生活中汲取鲜活的创作素材。 同时,作家的想象力是文学创作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这种想象力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简单联想,更是基于对人性、社会和宇宙的深刻理解而展开的创造性思维。作家通过想象力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