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9006

甘肃省多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前模拟联考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33352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甘肃省,联考,图片,试卷,语文,考试
    2025年度高三模拟测评人联考·语文 注:本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试范围:全部高考内容。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紧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当下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法治的理念和精神,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深 切期盼;法治的实践和工作,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法治国家应当具有哪些重要特征和标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和 结论。实际上,每个所谓法治国家,都只是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和若干 要求,并且始终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是历史过程与历史结果相统一的社会现象。 一般认为,民主政治(人民主权)、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法制完备、依法行政、 公正司法、程序正义等,应当是法治国家具备的主要特征和标志。就我国来说,这些方面的 较低标准可以说已经达到。我们经常在内外活动中讲,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这是没有问 题的。但是,法治国家的更高标准和理想目标,显然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实现的;目前存在的 诸多方面不足,不是轻易就能够克服的: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期待新要求,需要我们作出扎 扎实实的工作,不断创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业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是一个 很高的要求和目标。从总体上观察,实行法治的主要难点和阻力在权力约束、人权保障、差 序格局三个方面。 部 制约中国实现法治的深层次障碍和阻力,不仅来自权力约束和人权保障的缺失,而且 还有来自传统社会交往习俗、人际关系淮则的排斥和扭曲。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资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用“差序格局”这一术语来概括中国传 统社会的基础结构和伦理关系。他说:“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 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 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 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中 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调整和变化时期。一方面,先前因苹命斗争和政治运动所带 来的、以阶级身份为基础所形成的“差序格局”已经基本解体,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从 身份到契约”的变化在逐步加深;另一方面,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却在宗法伦理精神引导 下,以个人血缘、亲缘、地缘等自然关系和“同乡”“同学”“同事”“会员”等拟制关系为依托,愈 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关系社会”“熟人社会”呈现加强和扩张之势。如同有的学者所言:“从 【225年度高三模拟测评大联考·语文·共8页·第1页】2025年度高三模拟测评大联考·语文答案 才会各得其所。(2)人与动植物,休戚相关,命运与共,一 1.C(文本中说“在人际关系之前或之上确定的法治观,即使 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虽然有时有矛盾,但斗争要有理 并非完全没有,也是非常薄弱的”,这里说“人们根本没有 有利有节,绝对不能不共戴天。(3)要善于学习。不仅向 按规矩来的法治观”,显然错误。) 同类学习,还该向异类学习,比如向狼学习,要有耐心,要 2.D(第8自然表述当前我国法治现状时用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