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1354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阶段复习课课件(共34张PPT)+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26372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部,课件,学案,PPT,34张,编版
    第六单元 观察与批判·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第12课 祝 福 一、名句积累 鲁迅的名言 1.无穷的地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3.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4.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二、类文悦读 鲁迅何以受年轻人欢迎 曹怡晴 在热播剧《觉醒年代》中,但凡有鲁迅出场的片段,弹幕总是热闹非凡。尤其是鲁迅叉腰扶着写有“不干了”的木牌站在教育部门口辞职的经典画面,更是成了年轻人热衷的表情包。不论是什么领域的话题,人们总能在鲁迅作品的大量金句中找到共鸣——— 当你遇见墨守成规、习惯在旧框框里思考问题的“老顽固”,便不由地想起鲁迅笔下狂人的诘问:“从来如此,便对么?” 当你遭遇爱逞口舌之快的“杠精”,总忍不住用鲁迅的话来反驳:“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着来做一碗好的看。” 当你面对现实压力,“我觉我丧”时,鲁迅早已一语道破:“对于人生,既惮扰攘,又怕离去,懒于求生,又不乐死,实有太板,寂绝又太空,疲倦得要休息,而休息又太凄凉,所以又必须有一种抚慰。” 甚至是当你在养娃的琐碎中焦头烂额时,惊喜发现,在“宠娃狂魔”鲁迅那里,竟也能寻到类似的心境:“(孩子)偶然看看是有趣的,但养起来,整天在一起,却真是麻烦得很。”虽多有抱怨,可转头又学着鲁迅给孩子哼起自创的洗脑儿歌:“小红,小象,是小红象……” 年轻人喜欢鲁迅,大抵是因为他不装、坦诚、不喜欢摆架子,是一个“真的人”。人际交往中的“面具性”,往往由于网络时空的放大而更具戏剧性、伪装性。互联网时代,在每一个试图不被信息潮水淹没的时刻,我们恰好需要一个可以好好说点真心话的真朋友。鲁迅,这个“真正可以随便谈谈的朋友”,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乎,在视频网站,鲁迅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之一,与他相关的视频总共超过1.3万条,总播放量达到1.7亿人次,点赞和收藏量也分别高达960多万和420多万;社交媒体上,鲁迅也有自己的“超话”,在历史类超话中名列前茅;作为“中国中学生最害怕的男人”“亚洲第一梗王”“世界上马甲最多的人”,鲁迅还捧红了一个名为“鲁迅说过的话”的检索网站,令其成为网友验证真假梗的不二利器。 种种圈粉之处,往往是散落于网络的警句与影视剧里的片段,所呈现的终究只是一个浅表的“散装”鲁迅。鲁迅穿越百年风雨,始终屹立于文化高地、“不废江河万古流”的真正原因,唯有从对鲁迅文本的潜心阅读中找寻。 曾有学者指出,有些作品“可供人们解读一国之文化,这些作品本身,也融入整个民族的DNA”,鲁迅的文学作品正是这种能表达民族精神、民族命运和民族愿望的民族文本。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坚船利炮下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都尝试过了,但都以失败收场。鲁迅忧心,“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甚至于痛苦,“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他赤忱,“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他清醒,“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为此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论是哪个时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