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化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52168
第七章 第37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2183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第七
,
练习
,
一轮
,
人教
,
化学
,
高中
第37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 (能力课) 1.掌握各类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图像分析方法。 2.掌握生产、科技中特定图像的分析方法。 3.建立“速率—平衡图像”的分析模型。 分类突破 速率图像 1.瞬时速率图像 (1)浓度改变(无断点) (2)温度、压强改变(有断点) (3)加催化剂或等体积反应的改变压强 2.全程速率—时间图像(ΔH<0) 原因解释:AB段(v增大),因为反应放热,随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增大;BC段(v减小),因为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 3.速率—温度或压强图像 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图中交点是平衡状态,压强增大或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正向移动。 1.聚丙烯腈纤维俗名人造羊毛,由丙烯腈聚合而得。用丙烯合成丙烯腈的反应如下:2C3H6(g)+2NH3(g)+3O2(g) 2C3H3N(g)+6H2O(g) ΔH=-1 030 kJ·mol-1。 (1)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生成丙烯腈的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t1时刻表示体系改变的反应条件为_____;t2时刻表示体系改变了另一反应条件,此时平衡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2)若t1时升高温度请画出v-t图。 2.在恒温恒压下,某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2C(g) ΔH<0,t1时达到平衡后,在t2时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Ⅰ>Ⅱ B.t2时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入物质C C.0~t2时,v正>v逆 D.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Ⅰ)
T1。 ②若为压强变化引起,压强较大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图乙中p1>p2。 ③若为使用催化剂引起,使用适宜催化剂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图丙中a使用催化剂。 (2)正确掌握图像中反应规律的判断方法 ①图甲中,T2>T1,升高温度,αA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图乙中,p1>p2,增大压强,αA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③若纵坐标表示A的百分含量,则甲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乙中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2.恒温线或恒压线图像 [以反应mA(g)+nB(g) pC(g)中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为例说明] (1)“定一议二”原则:可通过分析相同温度下不同压强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如乙中同一温度下任取两条压强曲线研究,压强增大,αA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甲中任取一曲线,也能得出结论。 (2)通过分析相同压强下不同温度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的热效应。如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在甲中作垂直线,乙中任取一曲线,即能分析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如图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左上方(E点),A%大于此压强或温度时平衡体系中的A%,E点必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所以,E点v正>v逆;则右下方(F点)v正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2025-05-24)
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2025-05-24)
第五章 第20讲 卤素 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2026届高中化学(通用版)一轮复习(2025-05-25)
第二章 烃 第一节 烷烃的性质 练习(含解析)(2025-05-24)
第五章 第19讲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2026届高中化学(通用版)一轮复习(2025-05-2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