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4033

勾股定理期末复习(二)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日期:2025-11-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2079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勾股定理,2024-2025,数学,八年级,人教,学年
  • cover
勾股定理期末复习(二) 01 知识结构图 02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 勾股定理的证明 【例1】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种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地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或图 2 的方式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DAB=90°.求证:( 证明:连接 DB,过点 D 作 BC 边上的高DF,垂足为F,则 DF=EC=b--a. 又 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DAB=90°.求证:( 【解答】 方 法 指导 勾股定理的证明是用面积法证明恒等式,通过不同的方式表 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 变式训练 1.课堂上,数学老师要求学生设计图形来证明勾股定理,同学们经过讨论,给出了四种图形,你认为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有 .(填序号) 重难点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例2】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1)求四边形 ABCD 的周长. (2)求证:∠BCD=90°. 【思路点拨】 (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四边形的各边长;(2)求出△BCD的三边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解答】 方 法 指导 正方形网格中的两个格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勾股定理求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证明一个角等于90°的一种思路.本题的第(2)问还可以通过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证明. 变式训练 2.如图,在正方形纸片 ABCD 上有一点 P,PA=1,PD=2,PC=3.现将△PCD剪下,并将它拼到如图所示的位置(C与A 重合,P与G 重合,D与D 重合).求: (1)线段 PG的长. (2)∠APD的度数. 重难点3 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3】 如图,高速公路的一侧有A,B两个村庄,它们到高速公路所在直线 MN 的距离分别为 现要在高速公路上 A B 之间设一个出口 P,使A,B两个村庄到 P 的距离之和最短,则这个最短距离是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 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先确定出点 P在A B 上的位置,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P+BP的长. 【解答】 方 法 指导 解这类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几何知识正确找到符合条件的点的位置,会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把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的“形”的特征,转化为三边“数”的关系,因此它是数形结合的一个典范. 变式训练 3.在甲村至乙村的公路旁有一块山地正在开发,现有一C处需要爆破,已知点 C 与公路上的停靠站A 的距离为300 米,与公路上另一停靠站 B 的距离为 400 米,且 CA⊥CB,如图.为了安全起见,爆破点 C 周围半径250 米范围内不得进入,问在进行爆破时,公路AB段是否有危险 是否需要暂时封锁 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思想方法 方程思想 【例4】 如图,在Rt△ABC 中, ∠B = 90°,AB=3,BC=4,将△ABC 折叠,使点 B 恰好落在边 AC上,与点 B'重合,AE 为折痕,则EB'的长为 . 方法 指导 方程思想常在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中出现,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到边、角相等,进而把条件转化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从而求出线段长度. 变式训练 4.如图,在长方形 ABCD 中,BC=6,CD=3,将△BCD沿对角线 BD 翻折,点C 落在点C'处,BC'交AD 于点E,则线段 DE 的长为 . 03 复习自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在 Rt△ABC中,∠C=90°,AB=8,AC=5,则BC 的长是 ( ) A.3 C.7 D. 2.小新将一根铁丝剪成九段,分成三组:①2 cm,3 cm,4 cm;②3 cm,4 cm,5 cm;③9 cm,40 cm,41 cm.分别以每组铁丝围成三角形,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 A.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3.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如图所示的是办公桌摆件示意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若对角线 AC⊥EO,垂足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