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7.2.3 平行线的性质的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3.通过对比,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下面要学行线的性质. 文字叙述 符号语言 图形 2、 相等 两直线平行 ∴a∥b 3、 相等 两直线平行 ∵ ∴a∥b 4、 互补,两直线平行 ∴a∥b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1=∠2 ∠3=∠2 ∵∠2+∠4=180° a b c 1 2 3 4 平行线的判定 自主学习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平行。 方法5:如图1,若a∥b,b∥c,则a∥c. ( ) 方法6:如图2,若a⊥b,a⊥c,则b∥c. ( ) 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a b c 图1 a b c 图2 图形 已知 结果 依据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1 2 2 3 2 4 ) ) ) ) ) ) a b a b a b c c c a//b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a//b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a//b 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 ∠1=∠2 ∠3=∠2 ∠2+∠4 =180 ° 活动1:已知AB∥CD,∠1 = ∠2. BE和CF平行吗?. 解:BE∥CF,理由如下: ∵AB ∥ CD ∴∠ABC=∠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2 ∴∠ABC -∠1=∠BCD- ∠2 即∠3=∠4 ∴ BE∥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综合应用 合作探究 活动2:已知AB⊥BF,CD⊥BF,∠1= ∠2,试说明∠3=∠E. A B C D E F 1 2 3 解: ∵∠1=∠2 ∴AB∥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AB⊥BF,CD⊥BF, ∴AB∥CD ∴EF∥CD ∴ ∠3= ∠E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活动3:如图,若AB//CD,你能确定∠B、∠D与∠BED 的大小关系吗?说说你的看法. B D C E A 解:如图所示,过点E 作EF//AB. ∵EF∥AB ∴∠B=∠BE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CD, ∴EF//CD (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D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D=∠BEF+∠DEF =∠DEB, F 如图,AB//CD,探索∠B、∠D与∠DEB的大小关系 . 变式: 解:如图所示,过点E 作EF//AB. ∵EF∥AB ∴∠B+∠BEF=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AB//CD, ∴EF//CD (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D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D+∠DEB=∠B+∠D+∠BEF+∠DEF =360°, F [检测] 1.如图7-2-37,已知∠1=∠2=∠3=60°,则∠4的度数是 ( ) A.110° B.115° C.120° D.125° C 图7-2-37 2.如图7-2-38,若∠A+∠ABC=180°,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1=∠2 B.∠2=∠3 C.∠1=∠3 D.∠2=∠4 图7-2-38 D 3.如图7-2-39,AD⊥BD于点D,∠3+∠2=180°,∠1=55°,那么∠2的度数是 . 图7-2-39 35° 4.如图7-2-40,直线AB∥CD,∠1=∠3,∠C=45°,∠2=20°,则∠BED = °. 图7-2-40 65 5.如图7-2-41,点E,F,G分别在直线CD,AB,AD上,BE交AD于点H.已知∠A=∠D,∠CEB=∠BFG. (1)FG与BE平行吗 请说明理由; 图7-2-41 解:(1)FG∥BE.理由如下: ∵∠A=∠D,∴AB∥CD, ∴∠CEB+∠B=180°. 又∵∠CEB=∠BFG, ∴∠BFG+∠B=180°,∴FG∥BE. (2)若∠DHE=105°,求∠FGD的度数. 图7-2-41 (2)∵FG∥BE, ∴∠BHG+∠FGD=180°. ∵∠DHE=105°, ∴∠BHG=∠DHE=105°, ∴∠FGD=180°-∠BHG=75°. 性质1 性质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