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8268

人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龟兔赛跑》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09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2024,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龟兔赛跑》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龟兔赛跑》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单元 第二单元 版本 人教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程选取经典的管弦乐合奏《龟兔赛跑》,通过生动的音乐故事,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速度等方面联想音乐形象,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演能力,帮助学生初步接触情境表演,理解音乐中的角色和情感。 2.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音乐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但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在乐器音色辨别、音乐情境理解和表演技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引导。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 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 通过聆听、对比等活动,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出管弦乐合奏《龟兔赛跑》中大管和单簧管的音色,以及这两件乐器代表的角色,提升音乐感知素养。 2. 在分段聆听过程中,结合故事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情境表演,能准确感知情境中的角色,随音乐流畅表演龟兔赛跑的情景,培养音乐表现力和想象力。 3. 借助教师示范和对比聆听,学生认识波音记号,并能准确唱一唱,掌握基本的音乐记号知识。 1. 通过聆听、对比等活动,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出管弦乐合奏《龟兔赛跑》中大管和单簧管的音色,以及这两件乐器代表的角色,提升音乐感知素养。 2. 在分段聆听过程中,结合故事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情境表演,能准确感知情境中的角色,随音乐流畅表演龟兔赛跑的情景,培养音乐表现力和想象力。 3. 借助教师示范和对比聆听,学生认识波音记号,并能准确唱一唱,掌握基本的音乐记号知识。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能够从乐器的音色,音乐的力度、速度等方面联想音乐形象。 学习难点:随音乐进行情境表演。 1. 遵循探究思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器音色,如让学生对比大管和单簧管演奏的音乐片段,讨论音色差异,联想与之匹配的音乐形象。 2. 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龟兔赛跑》的情境表演,在实践中锻炼学生随音乐表演的能力,教师在旁指导,及时纠正问题。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 1. 音乐律动《找朋友》 学生随着歌曲《找朋友》走进教室,师生一起做律动。 2. 聆听并演唱《龟兔赛跑》引子部分 教师提问:“这段音乐给你们怎样的感受?”“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请你们随音乐哼唱这段旋律。” 学生先用时值唱名读节奏,再识读乐谱,演唱旋律,注意情绪与速度。 教师分别演唱有无波音记号的旋律,让学生对比聆听,发现不同。 通过音乐律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在聆听和演唱引子部分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培养节奏感和音准,同时引入波音记号的学习。 新知探究 1. 复习单簧管和大管 教师展示单簧管和大管的图片,提问:“你们还记得这两件乐器叫什么吗?我们先来听听它们演奏的音乐,听后请你们说一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你们觉得哪件乐器吹奏的旋律可以放到低音谱表里呢?” 教师总结:大管又叫 “巴松”,是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音色低沉、浑厚。单簧管又叫黑管,也是木管乐器,音色明亮。让学生再次感受它们的声音。 2. 分段赏析 活动一:乌龟、兔子出场 教师播放兔子主题音乐,提问:“这段音乐的速度怎样,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段音乐模仿的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主角 ——— 兔子,你们能模仿它的动作吗?” 接着讲述小兔子踩到乌龟背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小兔子的反应。然后播放乌龟主题音乐,提问:“和兔子的主题音乐相比,这段主题音乐在速度上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