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2课时 地形与河流 【教学内容】 亚洲的地形和地势;亚洲的河流。 【课程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人地协调:增强对亚洲的了解和认识,感受所在区域的特点,培养热爱家乡情感。 2.综合思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亚洲的地形地势信息,推断河流的特征,进而推断其他区域的情况。 3.区域认知:学会利用地图描述亚洲地势特征,通过相关图文资料说明地形地势特征,及河流特征。 4.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等资料,学会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亚洲的山脉和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亚洲的河流名称及分布; 2.难点:亚洲地形特征、河流特征、地形特征对河流特征的影响。 【教学方法】 活动导入;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地图法;图表分析法。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一下:两位同学从两条河流(长江和印度河)的下游逆流而上,最终能到达同一个地形区吗? (利用溯源任务,让学生初步认识亚洲河流的发源地位大多位于哪里?初步了解亚洲的地形特征) 师:二位同学最终能到青藏高原。 旅游小活动:读课本P6图7.5,完成河流溯源任务,找出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分别发源于哪个地形区? 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师:为什么都发源于中部地区。 生:因为水往低处流,亚洲中部高,所以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地区。 二、新课讲授 (一)地形和地势 1.亚洲的地形区 旅游小活动:读图介绍亚洲的平原、高原和山脉。找出并标记他们的位置 师拓展:青藏高原是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珠穆朗玛峰: 是世界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 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地形极端险峻。 旅游小活动:高原和山脉大多分布在亚洲什么位置? 生:亚洲的中部地区 师:亚洲的平原多分布在什么地区? 生:平原多分布在亚洲的四周,沿海地区。 旅游小活动:根据亚洲各地形区的分布,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 师生总结:Ⅰ地形类型: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和平原为主; Ⅱ地形分布: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丘陵为主 学生思考:回顾上学期所学知识,想一想哪种地图能直观的看到某地区的地势变化? 生:地形剖面图 2.亚洲的地形特征 旅游小活动:根据课本图7.5,完成下图地形区的填空。 师:读图,说出亚洲东西方向上的地势特征 生:中部高,东西低 学生思考:东西方向的地势特征能完整的表述该地区的地势特征吗?不能 师:读图,说出亚洲南北方向上的地势特征 生:中部高,南北低 旅游小活动:总结亚洲的地势特征 生:中部高,东西低,南北低→中部高,四周低 博主小贴士:总结如何描述某区域的地形特征 Ⅰ地形类型:应看地图中的地形类型以谁为主?复杂多样还是单一? Ⅱ地形分布:应使用方位词。找各地形类型分布区域,加之以位置和类型说明。 Ⅲ地势特征:应结合地理剖面图说明地势变化。哪里高?哪里低? 学生活动:知识迁移———运用地图,及博主小贴士,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运用图7.7和图7.8,以北美洲为例,归纳大洲的地形特征。 3.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生:中部高、东西低。 博主小贴士:总结归纳北美洲地形特征 Ⅰ地形类型:类型复杂多样,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Ⅱ地形分布:西部高大的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 Ⅲ地势特征:东西高,中部低 4.根据地势特征分析北美洲河流特征,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判断它们的流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