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74449

1.古诗三首《大林寺桃花》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258465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古诗,三首,大林寺桃花,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大林寺 花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走近诗人 古诗朗读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习单一 朗读全诗 写作背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是一首记游诗,作于公元817年四月。当时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文赏析 人间:指庐山下的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 始:才;刚刚。 四月正是村上百花落尽的时候,大林寺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难过 惊讶 诗中哪两个词让你感受到诗人心情的变化? 诗人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古诗朗诵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文赏析 转:反。 春归:春天逝去了。 不知:岂料、想不到。 觅:寻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又无处寻找而伤感,原来春天转移到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长恨: 常常怨恨 欢喜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联系背景 图文对照 结合注释 探讨:理解古诗小妙招 抓关键词 小组活动 情境朗读 师:人间四月,百花殆尽,我愁容惨淡 生:人间四月芳菲尽 师:直到我踏进那座深山,走进那座古刹,远远望见 生:山寺桃花始盛开 我惨惨戚戚、寻寻觅觅 生:长恨春归无觅处 师:才明了,看似春已尽,实则春的另一处才开始 生:不知转入此中来 师:其实,人生的春天也一样,很多事情都在一"转”之间,带给我们无限惊喜。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天藏在 ,你看(听、闻) 。 课堂活动 学习单二 1.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2.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传说:诗人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榜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 4.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桃花文化 课堂小结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在登临之前,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遗憾、失望。因此当这始料未及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而感到十分的惊讶和欣喜。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配乐吟唱 谢 谢 观 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