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课题:悦读嘉年华———宝葫芦故事分享会 内容分析: 本课是《宝葫芦的秘密》“篇本联读”,整本书阅读的后续。以课后第二题为支架创编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与表达,“从读学写”。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享受创作的乐趣。 语言运用:积累名言名句,掌握竖写作品的书写要点,做到格式美观。 思维能力:能在原来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基础上进行想象再创作。 审美创造:能随文想象画面,根据已有的故事内容展开想象,尝试创编,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难点:根据奶奶讲的故事内容展开想象,大胆进行创编,发展想象力与表达能力,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童话的奇妙。 教学重点:根据文中的描述想象画面,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体悟情感,感受真善美的人物形象。 情境导入:经过几天的闯关学习活动流程: 在“新编童话博览会”中展示《宝葫芦的秘密》创编的小故事,说一说自己的阅读心得,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续写宝葫芦的神奇 1.趣味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哪个宝葫芦的故事吗?奶奶给王葆讲了很多有关宝葫芦的故事,当时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你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取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发挥想象,把故事内容编得更丰富、更有趣。大家完成的情况怎么样了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召开“新编童话博览会”听一听大家的精彩故事吧。 范例展示: (1)教师展示范例: 张三很善良,虽然自己很穷,但是还经常接济比自己更穷的人。一天早晨,他打开大门,发现一个白胡子老头躺在大门外的路上。他赶紧跑上去把老人扶到家里,给他倒热水喝,把家里仅有的馒头拿给他吃。老人喝了水、吃了馒头,恢复了力气,把身上的一个葫芦摘下来,送给张三。张三再三拒绝,但老人执意要把葫芦送给张三,张三只得收下葫芦。 夜里,葫芦散发出亮光,并说道:“主人,只要你说出想要的东西,我就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张三喜出望外,他想:“我要吃水蜜桃。”于是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从此,他想要什么就会出现,善良的张三把东西分给自己的邻居,人们都跟着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教师点评:想象奇妙,延续善良主题!葫芦报恩的设定充满童话色彩,传递“好人有好报”的正能量。若补充张三面对诱惑时的心理描写(如先想自己还是他人),人物会更立体。结尾的“分享幸福”点亮主题,像一颗甜滋滋的水蜜桃! 学生对比自己的练笔,修改习作。 2.整本书阅读过程反馈: 1.感情升华:同学们,最后王葆有没有得到哪个宝葫芦呢?有没有已经看过故事知道结局的同学们给老师讲一讲呢? 学生举手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情节。其他同学可以互相补充。 教师出示故事结局: 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后续故事概要,一起感受故事的奇妙吧。 议一议:王葆最终放弃了宝葫芦,为什么?如果是你,你愿意放弃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想一想: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不劳而获终会带来麻烦。故事中宝葫芦看似能实现愿望,实则偷窃他人成果,让王葆陷入谎言的困境。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要靠诚实和努力获得,依赖捷径只会失去自我成长的机会。 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故事,组内按照评价表点评。 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其余同学认真聆听,老师按照学生练笔情况给予指导。 第二节:朗读名言,制作书签 1.朗读名言: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