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77953

第一章 微专题二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学案(含答案)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11-0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160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章,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化学
  • cover
第一章 章末共享专题 微专题二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1.分离提纯的几种思路 (1)杂转纯:如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将混合物加热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 (2)杂变沉: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BaCl2,先加过量Na2CO3使BaCl2转化为BaCO3沉淀,过滤后再在滤液中加盐酸。 (3)杂转气: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盐酸使Na2CO3转化为CO2。 (4)萃取、分液:如用CCl4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2.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1)物理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名称 实例 过滤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烧杯、漏斗、玻璃棒 硬脂酸(氯化钠) 分液 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 分液漏斗 硝基苯(水) 蒸馏 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 乙醇(乙醛) 渗析 胶粒与溶液中小分子或离子的分离 半透膜、烧杯 淀粉溶液(葡萄糖) 盐析 个别有机物的提纯 ——— 硬脂酸钠(甘油) 洗气 气体混合物 洗气装置 甲烷(甲醛) 萃取分液 溶质在互不相溶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分液漏斗 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酯(乙醇) (2)化学方法(外加试剂法) 方法 混合物 试剂 洗气 乙烷(乙烯) 溴水 乙炔(硫化氢) CuSO4溶液或NaOH溶液 分液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溴苯(溴) NaOH溶液 硝基苯(硝酸、硫酸) NaOH溶液 苯(苯甲酸) NaOH溶液 苯(苯酚) NaOH溶液 苯(甲苯) KMnO4酸性溶液 蒸馏 乙醇(水) CaO 乙醛(乙酸) NaOH溶液 [微训练二] 1.下列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分液法分离水和酒精 B.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溴苯 C.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 D.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2.将甲、乙两种有机物在常温常压下的混合物分离,已知它们的物理性质如下: 物质 密度/g/cm3 沸点/℃ 水溶性 溶解性 甲 0.789 3 78.5 溶 溶于乙 乙 1.220 100.7 溶 溶于甲 则应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 A.分液 B.蒸馏 C.干馏 D.萃取 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4.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以被浓硝酸、浓硫酸的混酸硝化生成二硝基物,它是1,5-二硝基萘()、1,8-二硝基萘()的混合物,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将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分离,将上述硝化产物加入适量的98%的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得到固体1,8-二硝基萘,应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浓缩结晶 B.向滤液中加水后过滤 C.用Na2CO3溶液处理滤液 D.将滤液缓缓加入水中并过滤 5.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见下图,相关物质的沸点见附表)。 附表 相关物质的沸点(101 kPa) 物质 沸点/℃ 物质 沸点/℃ 溴 58.8 1,2 二氯乙烷 83.5 苯甲醛 179 间溴苯甲醛 229 其实验步骤为: 步骤1:将三颈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 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 ℃,缓慢滴加经浓H2SO4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10% NaHCO3溶液洗涤。 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MgSO4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 (1)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锥形瓶中的溶液应为_____。 (2)步骤1所加入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是催化剂,其化学式为_____。 (3)步骤2中用10% NaHCO3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溶于有机相的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3中加入无水MgSO4固体的作用是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