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08854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686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识记 1.该文选自《 》,作者 ,唐朝著名 。 答案:《柳河东集》|柳宗元|文学家 解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如第一空要填《柳河东集》,而不能填《永州八记》。作者名字不能出现错字,第三空填称号。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注音: 篁 洌 翕 邃 坻 答案:篁(huáng)|洌(liè)|翕( xī )|邃( suì)|坻( chí )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正确填写注音,“篁”“怆”“嵁”三字要注意区别韵母的前后鼻音;“坻”“邃”二字要注意声母的平翘舌音;“洌”要注意声母是l。 点评:本题判断点较多,有难度。给生字拼音要注意易错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别,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学习时对课文注释中的字音要加强记忆。 3.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 ;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 。 答案: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解析:写水的清澈是第二段,先是直接写水清,从通过写游鱼来衬托水清。 点评:古文句子的正确默写,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书写时不能出现错字。 4.按提示填空。 文中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是 。 答案: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按照提示信息如“直接写”“全貌”“静态”“动态”“情态”“感受”等,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点评:古文句子的正确默写,关键在于学习时要理解句子的表达的内容,记住句子间的关系,对句中的易错难写字要牢固记忆。 5.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答案:愉悦;抑郁忧伤 解析:第一问根据文中句子“心乐之”回答即可。第二问,抓住文中暗含作者情感的关键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即可理解其内心的情感感受。 点评:了解本文作者的官场失意的生活经历和此文的写作背景被贬永州,即可理解诗人在文中情感的变化。古代文人由于生活的时代言论不自由的原因,所以总是把自己的一些情感寄托于物,分析作者情感要仔细阅读文中作者所写之物,结合诗人个人信息来分析。 6.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 A.闻:隔篁竹,闻水声 余闻之也久 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 D.差: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 答案:B 解析: B前句“许”是什么的意思。后句是大约。故选B。 点评:古文中一般常用实词的意义,先要大致理解句子的内容,可以翻译一下,再判断词语的意思。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答案:C 解析:C错,“寂寥”并未直接写作者的遭遇,作者只是借小石谭的环境气氛来表达自己顿然而生的寂寞而已。 点评:此类题,要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中相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 B.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C. 以其境过清 不能以游堕事 D.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答案:C 解析:A“记”一为“记录”一为文体名;B“见”一为“出现”一为“显露”;C“以”都为“因”,D“许”一为“多.余”一为“地方”。 点评:古文字词一字多义是常见的,也是考试中必考的。解答此类题,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