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薪火相传的 传统美德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二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这些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 故事 传统美德 负荆请罪 宽容、礼让、知错能改 闻鸡起舞 勤奋刻苦、坚持不懈、自律自强 程门立雪 尊师重道 虔诚求学 孔融让梨 谦让与分享 黄香温席 孝顺父母 关爱父母 (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 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 人的行为方式。 (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 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富贵资源。P68 1.为什么要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谈谈你对“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理解。 意思是: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内心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强调的内心的主人就是自己信守的道德观念和原则。 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是非、善恶、荣辱标准,做有原则、有底线的人。 2.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为什么要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①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 ②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③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 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廉,指廉洁奉公。 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 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 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 信,指讲诚信。 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 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 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 下列成语典故体现了哪些传统美德? (体现了八德当中的哪几个字?) 程门立雪: 负荆请罪: 孔融让梨: 精忠报国: 鹿乳奉亲: 一诺千金: 尊敬师长(礼) 知错能改(耻) 懂得谦让(悌、礼) 立志报国(忠) 孝敬父母(孝) 诚实守信(信)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为什么要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 ②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德 善 贤 “德者,本也。”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道德品行是做人的根本。 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 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在内心反省自己是否 和他有一样的错误。 名言赏析 思考:这些名言名句讲述了什么道理? 要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晏子春秋·杂上》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为什么要培养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如何培养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思考:他们的故事中,共同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林则徐虎门销烟 岳飞精忠报国 抗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