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专项学习 课题 像科学家那样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专项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科学家沈括对大自然现象的研究,简要说明科学家开展研究都要做哪些事情。第二部分,以本册教材第4单元《动物与植物》的学习活动为基础,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像科学家那样,经历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学做小小科学家。 2.学习者分析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科学家很具有诱惑力。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想将来当一名科学家。但科学家并不是人人都能当成的。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科学家,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初步了解科学探究三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 科学思维:模仿科学家提出一个问题并开展研究。 探究实践:研究一个问题,交流展示自己的发现。 态度责任:通过阅读法沈括的故事,初步激发科学探究的愿望。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一个问题,交流展示自己的发现。 难点:提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科学家这样做知道科学家通过提出问题并开展研究能基本能不能学做科学家能像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并展开研究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科学教这样做教师活动1 教师讲述科学家沈括的故事 沈括,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有一次,沈括在读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四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产生了疑问。 山下的花都谢了,山上的桃花正盛开。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特意上山观察,发现事实的确如诗中所说:山下的花都已经谢了,山上寺庙里的桃花正在盛开。 这时,沈括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山下的花都凋谢了,山上的花才盛开? 通过考察,他发现山下的气温高,山上的气温低,他认为正是气温影响了花期。 后来,沈括把自己研究的结果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 《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学生活动1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听故事,初步知道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环节二:学做科学家教师活动2 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科学家在观大自然的时候,会提出问题;在读到或听到某种说法的时候,也会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一棵树,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 提出问题时要关注谁、什么、怎么样、什么样、哪里……,例如牵牛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1. 假如选择“哪些动物住在树上?”我们怎样去观察? 2.组织学生到校园观察。 3. 通过观察,我们有什么发现?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交流。 (1)哪些动物住在树梢上? (2)哪些动物住在树枝上? (3)哪些动物住在树干上? 温馨提示:表达交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1)在班级展示你的发现。 (2)认真倾听,会有新的收获。 教师适当补充: 住在树梢上的动物有喜鹊、麻雀、猴子等;住在树枝上的动物有蝴蝶、蝉、蜗牛等,住在树干上的动物有啄木鸟、松鼠、蜜蜂等。 4.教师小结:当提出问题并开展研究的时候,我们已经是一位小小的科学家。学生活动2 学生观察大树图片,提出自己的问题: (1)哪些动物住在树上? (2)哪些动物住在树桩上? (3)小猫跑到树上做什么? 讨论交流: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树梢→树枝→树干→树下 以组为单位到校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