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 一艺学府(课件)2025年版 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1.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3.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讽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重点】 【难点】 文学常识: 《战国策》又称《_____》,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例为_____体,由西汉_____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本文选自《齐策》) 国策 国别 刘向 复习:史书(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 通过各国史实,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 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 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 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文学常识: 刘向(约前77-前6): 1.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 2.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3. 作品: 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解题: 邹忌,战国时齐国相国。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规劝。 齐威王,齐国国君,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纳,接受。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解题———邹忌委婉地劝谏齐威王采纳(改正)错误 人物扫描:邹忌 人物扫描:齐威王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 及君也!” 1.修:身高。 2.朝(zhāo):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3.服:名词作动词,穿戴。 4.窥镜:照镜子。 5.谓……曰:对……说。 6.孰与:固定句式,“与……相比,更……”。 孰:疑问代词,谁。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 及君也!” 7.美:更美。 8.美甚:倒装,甚美,美极了。 9.何能:怎么能。(=安能) 10.及:比得上。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 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1.之:的。 12.者也:判断句。(=……者……也) 13.自信:※倒装,信自,相信自己(的容貌)。 14.而:于是,就。 15.复问:再一次(又)问。 16.旦日:第二天。 17.不若:比不上,不如。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8.孰:(通假字),同“熟”,仔细。 19.自以为不如:省略句,“(邹忌)自以为不如(徐公)”。 20.窥镜而自视:照镜子看看自己。自视:视自。 21.弗如远甚:不如(徐公)太远了。 22.暮: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23.而:表承接,然后。 24.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