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4382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指导讲义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23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
  • cover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指导讲义 习作目标: 1. 激发大胆想象: 围绕“如果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者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这一核心点,进行颠覆常规、新奇有趣的想象。 2. 构建有趣情节: 基于想象的“新特征”,构思一个简单、完整、富有童趣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3. 塑造形象与场景: 能用通顺、具体的语言描述拥有新特征的动物形象和发生的有趣事件。 4. 感受想象乐趣: 在创作和分享中体验想象带来的快乐,乐于表达。 写作步骤分解指导方案: 第一步:打开脑洞,选定主角与新特征(约10-15分钟) - “想什么?” 任务: 从教材提示或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中选择一个主角,大胆想象它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者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 指导重点: 回顾动物特征: 快速想一想常见动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如:母鸡会下蛋、老鹰飞得高、蚂蚁力气小但勤劳、蜗牛爬得慢、刺猬有尖刺、猫捉老鼠、兔子跑得快、大象鼻子长力气大...) 大胆“反着想”: “如果...变得...会怎么样?” 这是开启想象的金钥匙! 失去主要特征: 如果母鸡不会下蛋了?如果老鹰不会飞了?如果蚂蚁变得懒惰了?如果刺猬的刺变软/没了? 变得完全相反: 如果蜗牛跑得飞快?如果蚂蚁变得力大无穷?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兔子跑得很慢?如果猫怕老鼠? 选定“主角+新设定”: 挑选一个你觉得最有趣、最有话说的组合。比如:“不会下蛋的母鸡”、“胆小如鼠的老鹰”、“跑得飞快的蜗牛”、“懒惰的蚂蚁”、“没有刺的刺猬”、“怕老鼠的猫”、“力气巨大的蚂蚁”、“会飞的乌龟”等。 小技巧: 可以画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中间写动物,周围画箭头写出它的“反特征”。 和同学/家长口头聊聊你的想法,听听别人的点子,激发更多灵感。 第二步:构思奇妙事件,搭建故事骨架(约15分钟) ———发生什么事?” 任务: 围绕主角的新特征,想象一个具体、有趣的事件(小故事)。想清楚:为什么会发生?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指导重点: 起因(为什么): 主角为什么会拥有这个新特征?(是突然发生的?还是它自己努力的?或者一个意外?)这个新特征给它的生活带来了什么麻烦或好处? 经过(怎么了 - 重点!):这是故事最有趣的部分! 想象1-2个具体场景,展现新特征带来的奇妙变化或冲突。 场景一: 主角第一次发现自己变化时的反应?其他动物看到它变化时的反应?(惊讶、嘲笑、害怕、好奇?) 场景二:主角如何尝试适应新生活?它用新特征做了一件什么事?(可能闹了大笑话?也可能解决了大难题?或者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冒险?) 思考: 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做的?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有趣的事情? 结果(后来呢?): 故事最后怎么样了?主角适应了吗?问题解决了吗?大家怎么看它了?它自己有什么感受?(开心、自豪、还是想念原来的自己?) “故事山”小工具: 山脚(开头):平静生活,介绍主角和新特征。 山坡(发展):事件起因 + 第一个有趣场景 (尝试/冲突/笑话)。 山顶(高潮):最紧张/最有趣的部分!第二个场景 (解决困难/大冒险/大反转)。 下山坡(结局):问题解决/适应变化/结局如何。 山脚(结尾):主角的感受/故事的启示 (有趣即可,不强求深刻)。 第三步:描绘生动画面,让想象“活”起来 (约10分钟) ———怎么写有趣? 任务: 为构思好的故事骨架填充血肉,思考如何用语言把想象的画面和事件写得具体、生动、有趣。 指导重点: 主角形象: 主角有了新特征后,样子有什么变化?动作、神态、心情是怎样的?(如:不会下蛋的母鸡,是垂头丧气?还是满不在乎?跑得飞快的蜗牛,壳会不会冒烟?眼睛瞪得溜圆?) 环境场景: 故事发生在哪里?(森林、农场、城市、天空?)当时的天气、周围的环境怎样? 有趣细节: 动作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