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阶段重点突破练(三)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D A. “中华有为”———华为Mate系列手机采用的超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 B.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与氧气反应生成SO2气体,硫蒸气放出的热量多 D. 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C 解析:华为Mate系列手机采用的超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是可充电可放电的电池,是二次 电池,故A错误;反应过程中有能量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和 生成物总能量不等,如果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如 果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故B错误;生成物相同, 反应物中气态S比固态S能量高,且为放热反应,则硫蒸气反应放出热量多,故C正 确;原电池中的电极可能由可导电的非金属和金属组成,如Zn、石墨和稀硫酸构成的 原电池,故D错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该图可以表示Zn与HCl溶液反应的能量变化 C. 该反应先发生物质变化后发生能量变化 D. 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 放出的能量 B A.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 当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时,会放出热量 C. 化学反应过程实际上就是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解析: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反应时吸热,A正确;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放 热反应,B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但有新的物质生成,实 际上就是原子或原子团重新组合的过程,C正确;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不是 化学变化,D错误。 D A. CO(g)与H2(g)反应生成1 mol CH3OH(g)释放出91 kJ的能量 B. 用碳制备原料气CO、H2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 若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放出的能量更少 A 解析:由题图可知,生成1 mol CH3OH(g)放出510 kJ-419 kJ=91 kJ的能量,A项 正确;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备CO和H2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项错误;该反应是放热反 应,则反应物的总键能低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项错误;同种物质气态时比液态时的 能量高,如果生成液态CH3OH,则放出的能量更多,D项错误。 A. 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 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 C. 铅酸蓄电池在工作中,负极每消耗1 mol铅,则硫酸溶液中就转移2 mol电子 D.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稀硫酸或KOH溶液 C 解析:硫酸溶液中无电子转移,故C错误。 A. Fe极作正极 B. KOH溶液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C. 电子由多孔碳极沿导线流向Fe极 D. 5.6 g Fe参与反应时,导线中流过1.204×1023个电子 B B. 电子从Na极经导线到Ni极,再经电解质溶液回到Na极 D. 放电时,Na极发生氧化反应 B 9. (2024·三明高一期中)能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 能源的历史过程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1)原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据如下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X 15.2 银(或金或石墨棒等) FeCl3(或Fe2(SO4)3等) Cu-2e- (2)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如图 是氢-氧燃料电池的装置图,则: 氧化 增大 10. H2与O2、F2均能发生反应,如图为H2与F2发生反应生成HF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 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1)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