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微专题一 SO2的制备 SO2、CO2的检验与鉴别 专题 精讲 1. SO2的制备 实验室可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 (3)注意 ①硫酸的浓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②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时应防倒吸。 2. SO2和CO2的鉴别方法 (1)SO2和CO2单一气体的鉴别 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会消失,故不能 用澄清石灰水[或Ba(OH)2]鉴别SO2和CO2。通常用以下方法鉴别: 试剂 操作 现象与结论 品红溶液 将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褪色 的是CO2 酸性KMnO4溶液 将气体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使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的 是SO2,无变化的是CO2 溴水(或氯水) 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或氯水)中 使溴水(或氯水)褪色的是SO2, 无变化的是CO2 氢硫酸 将气体分别通入氢硫酸溶液中 产生黄色浑浊的是SO2,无变化的 是CO2 碘水(含淀粉) 将气体分别通入碘水中 使蓝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 的是CO2 (2)SO2和CO2混合气体的鉴别 流程设计 实验装置 [特别提醒] 有时为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2和检验SO2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 用较浓的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 (3)除去CO2中的SO2的两种方法 ①酸性H2SO3>H2CO3→用饱和NaHCO3溶液进行洗气; ②SO2有还原性,CO2没有还原性→用酸性KMnO4溶液(或氯水、溴水等)进行 洗气。 专题 训练 1. 下列溶液或用品中: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溴水;⑤ 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A. ①⑦ B. ①⑤⑦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⑤ 解析: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分别生成CaSO3和CaCO3白色 沉淀,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所以①⑦不能用来区别SO2和CO2;SO2具有 氧化性,能将H2S氧化生成单质硫(有黄色沉淀生成);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 KMnO4溶液和溴水氧化(溶液褪色),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SO2 具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没有这些性质,所以可以用②③④⑤⑥来区分 SO2和CO2,故A项正确。 A A. 饱和食盐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足量澄清石灰水 D.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A. 混合气→①→⑤→②→①→④→③ B. 混合气→③→④→②→⑥→⑤→① C. 混合气→①→⑤→⑥→②→④→③ D. 混合气→②→⑤→①→④→③→⑥ 解析:利用红热氧化铜检验CO,利用品红溶液检验SO2,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利用无水硫酸铜检验H2O(g),利用高锰酸钾除去多余的SO2,考虑排除干扰因素,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检验H2O(g)→检验SO2→除去多余SO2→检验CO2→干燥气体→ 检验CO。 C A ① ② ③ ④ X SO2 H2 CO2 Cl2 Y 饱和的 NaHCO3溶液 浓硫酸 Na2SO3 溶液 Na2CO3 溶液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 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至过量发现浑浊又变澄 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该气体为CO2。 猜想2:该气体为SO2。 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 A. NaCl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 C. 盐酸 D. 澄清石灰水 B 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 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实验探究] 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 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解析:回忆学过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先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