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19816

25.《灰雀》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869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灰雀,教学设计
  • cover
《灰雀》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不是直接进行批评,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课文语言简洁朴实,对话丰富,且能从中表现出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以“读”贯穿始终,初读扫清字词障碍,默读梳理人物及故事情节,品读揣摩人物心理,研读探究人物品质,拓读扩展阅读视野,层层深入。要注重“阅读教学策略”的指导,以读促讲,以读悟情,让学生在读中学到方法,并受到情感的 熏陶。同时,要借助具体的文本语境,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语言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上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已经了解到很多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也能自己组织语言将主要内容说出来。但是在语言表达上还需要再提升,需要教师进行更加积极地引导。三年级学生具备初步自学的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大致含义。在小学前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一定量文章,可以通过梳理文中关键句和关键词能够做出自己简单的分析,再经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能比较容易的了解文本人物的心情,分析故事主要内容以及可以分析出列宁、小男孩对灰雀的情感。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语言运用:学会带着目的和问题默读课文,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思维能力:结合具体的事件或对人物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形象与品质。 审美创造: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探究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准备听写 (脑袋 飞舞 视线 苍翠) 准备核对 (看到学生ok手势)看来同学们将上一节课的字词掌握地很好,掌声送给自己。 一、课前导入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并相机讲解“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没有勾,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在写撇的时候,撇发生了变化:变长,四横要写匀称。) 任务一:“灰雀”我会读 关卡一:我能读准字音 1.指名俩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跟读 相机讲解“胸脯”月字旁,和身体部位有关。 形声字“胸”“脯”“惜”“诚”等形声字。 通过小测试来检测孩子后鼻音以及翘舌音的掌握情况。 2.全班齐读 关卡二:我能读准词语 小组读 相机介绍列宁 通过拍胸脯、仰头等动作理解词语 学生通过说除了“面包渣”还有什么“渣”,来理解“渣” 学生通过给“惹人喜爱、可惜、诚实、或者”造句来理解意思。 关卡三:我能将句子读通顺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俩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1.指明学生读 相机讲解识记方法(郊、粉、粒); 指导书写(养、谷); 学生练写、展示、评价(学生、老师) 关卡四:我能读得有感情 (1)观看灰雀图片,并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灰雀? (明确:可爱、漂亮、美丽等)(评价:观察仔细、词汇积累丰富) (2)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文中是怎么形容灰雀的?完成学习单。(关键词和关键句) (关键词明确:惹人喜爱) (关键句明确:俩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3)再读关键句,说一说这句话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灰雀的?并想一想特点,并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