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25295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共17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73551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17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1.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与青蒿素的重要意义;认识我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成就。(时空观念) 2.通过研读史料,提高理解、分析不同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理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勇于奉献的意识,自觉担负民族复兴的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 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带有弹头和动力装置的高速飞行器)和人造地球卫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自主归纳:阅读课本P90,梳理我国“两弹一星”的发展历程 1967年 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0年 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6年 第5个独立发射 人造地球卫星国家 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钱学森(1911-2009):他于1947年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邓稼先(1924-1986):仅用一年多就获得了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就启程回国。他曾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于1986年逝世。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所以邓稼先一生都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广为人知。 从“他们”身上你能学到什么品质/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协同合作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百废待兴,为什么却要耗资研究"两弹一星" 材料一:尽管直到1953年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美国也没能投下原子弹,但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美国却不止一次地挥舞着核大棒对中朝人民进行赤裸裸的讹诈和威胁,把世界推向核战争的边缘。 ———郑千里《“两弹一星”的伟大意义》 材料二:"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 ①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②为了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 “漫步太空”: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时间 飞船 意义 1999年11月 神州一号 2003年10月 神州五号 2008年9月 神州七号 2021年6月 神州十二 阅读课本P92页梳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实现了太空行走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杨利伟 翟志刚 神舟五号 “漫步太空”: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时间 飞船 意义 1999年11月 神州一号 2003年10月 神州五号 2008年9月 神州七号 2021年6月 神州十二 阅读课本P92页梳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实现了太空行走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杨利伟 翟志刚 神舟五号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人物 成就 意义 “袁隆平” “屠呦呦” 成功培育 “籼型杂交水稻” ①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