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25559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4077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联读 “舟载诗心,探寻诗人的生命意识” 学习目标与任务 1. 意象与手法:分析“舟”等意象的象征意义,赏析表达技巧。 2. 生命意识:结合诗人经历,理解作品通过特定手法传递的生命态度 (如孤寂、超脱、历史反思、青春觉醒)。 3. 审美思辨:通过对比与创作,感悟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疏通诗义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今昔对照,用“昔闻”和“今上”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既有初登之喜,亦有百感交集之味。 夸张,“坼”意为分裂,“浮”意为漂浮。写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景色宏伟奇丽,意境壮阔。借景抒情,借波澜壮阔之景表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 “无”字斩断所有社会联结,“有”字道出只余一艘随时倾覆的孤舟。这种写法比“只剩孤舟”更有摧折力。 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等心情。 借代,用“戎马”借代战争,指出战火仍未止息。 与首联呼应,以登楼起笔,以倚窗作结,形成空间上的闭环,结构严谨。将“老病”之悲与战乱之苦结合,将个体哀愁升华为家国情怀。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蕴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今昔对照 初登岳阳楼之喜; 早年抱负未实现之悲 夸张,借景抒情 借代 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 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 象征 个人身世之哀扩展到国家动荡之愁 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蕴吴楚、越关山。 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与洞庭水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戎马”借代战争 作品 意象 意境 表达技巧 情感 《登岳阳楼》 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 开阔宏达、孤独凄凉 对比、夸张、借景抒情 “乾坤日夜浮”以夸张写洞庭之壮阔,与“孤舟”形成广阔的空间与孤独的情感的强烈反差,凸显诗人漂泊无依的渺小感。 任务一:解析意象、意境、表达技巧与情感 1.诗句赏析 填写表格,分析四首作品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与情感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千里长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