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27808

【考点突破】专题06 积累运用--2025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4073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答案,训练,专项,语文,小升
  • cover
【考点突破】专题06 积累运用--2025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春趣》选自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 B.《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将计就计,向曹操借箭成功,使周瑜心服口服。 C.《清贫》写刘伯承被士兵抓住,他们想从“我”这搜到钱,但清贫的“我”让他们惊异。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出了戍边战士誓死杀敌的气概,朗读时应该读得铿锵有力。 2.下列诗句与括号里的描述相符的一项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珍惜时间) 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渴望自由生活)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思念)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元宵赏灯) 3.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诗句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广大青年一定要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引用的是(  )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物莫能陷也”中“陷”的意思是“陷阱”。 B.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C.“敏而好学”中“好”的意思是“喜好”。 D.“他的脸色十分苍白,眼神也跟平常不一样。”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 6.经典作品常读常新。学校在读书节活动中,为了鼓励同学们重读经典,现征集一句宣传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8.花是宋人书房中的必备之物,彰显着他们的风雅追求。假如名著中的人物也有书房,他们会以何物进行装点呢?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有可能的一组,结合相关内容说清理由。 A.鲁滨逊———日晷《鲁滨逊漂流记》 B.爱丽丝———揣着怀表的兔子《爱丽丝漫游仙境》 C.迅哥儿———山海经《朝花夕拾》 9.下列名著的书名、作者等信息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罗贯中———中国———唐代 B.《三国演义》———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 C.《汤姆 索亚历险记》———马克 吐温———英国 D.《骑鹅旅行记》———塞尔玛 拉格洛芙———瑞典 10.下列对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相关诗句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 贴春联、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重阳节 登高、赏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根据对联的特点,你觉得能与“书到用时方恨少”组成对联的一项是(  ) A.胸中万卷风雷动 B.勤如羽翼奋如翅 C.学富五车不为多 D.学海无涯苦作舟 12.下列文学作品与相关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星期五” B.《骑鹅旅行记》———尼尔斯、蜥蜴比尔 C.《爱丽丝漫游奇境》———白兔先生、公爵夫人 D.《汤姆 索亚历险记》———波莉姨妈、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