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作业提升 课时讲解 1 课时流程 2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知1-讲 知识点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1 1.定义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 几何语言: 如图 13.3-1,在△ ABC 中, ∵ AB=AC,∴△ ABC 为等腰三角形 . 知1-讲 特别解读 1. 确定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时,应找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腰与三角形本身的位置无关. 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但底角只能是锐角 . 2. 相关概念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 知1-讲 知1-练 若某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4 和 6,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 例1 知1-练 解题秘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确定腰和底边的长,再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判断并计算 . 知1-练 解: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不确定, ∴需分两种情况讨论 . 第一种情况:当 4 为腰长时,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4、 4、 6, ∵ 4+4>6,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周长 =4+4+6=14; 知1-练 第二种情况:当 6 为腰长时,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4、 6、 6, ∵ 4+6>6,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周长 =6+6+4=16. 综上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4 或 16. 知1-练 特别提醒 :等腰三角形的边分腰和底边,若没有说明,则必须分类讨论,同时注意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知1-练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 5,周长为2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_____. 7.5 知1-练 1-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c 满足( a-b) ·( b - c ) ( a - c ) =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 . 等腰三角形 知2-讲 知识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 1.性质 1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 几何语言: 如图 13.3-2,在△ ABC 中, ∵ AB=AC,∴∠ B= ∠ C. 知2-讲 特别提醒 ●适用条件:必须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 ●“等边对等角”是证明角相等的常用方法,应用它证角相等时可省去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因而更简便. 知2-讲 2. 性质 2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 (简称“三线合一” ) 几何语言: 如图 13.3-2,在△ ABC 中, (1)∵ AB=AC, AD ⊥ BC 于 D, ∴ AD 平分∠ BAC(或 BD=CD); 知2-讲 特别解读 ●适用条件: 1.必须是等腰三角形; 2. 必须是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和顶角的平分线才互相重合 . ●作用: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的重要依据 . 知2-讲 (2)∵ AB=AC, BD=DC, ∴ AD ⊥ BC(或 AD 平分∠ BAC); (3)∵ AB=AC, AD 平分∠ BAC, ∴ BD=DC(或 AD ⊥ BC). 知2-讲 3. 对称性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知2-练 如图 13.3-3,在△ ABC 中, AB=AC, AD 平分∠ BAC. (1)求∠ ADB 的度数; (2)若∠ BAC=100°,求∠ B、∠ C 的度数; (3)若 BC=3 cm,求 BD 的长 . 例2 知2-练 解题秘方:紧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 . 解:(1)∵ AB=AC, AD 平分∠ BAC, ∴ AD ⊥ BC. ∴∠ ADB=90° . 知2-练 知2-练 2-1. [ 中考· 淄博 ] 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道路 AB ∥ CD, 道路 AB与 AE 的夹角∠ BAE =50°.城市规划部门想新修一条道路 CE,要求CF = EF,则∠ E 的度数为( ) A. 23° B. 25° C. 27° D. 30° B 知2-练 如图 13.3-4,已知 AB=AC, AD=AE. 求证: BD=CE. 例3 知2-练 解题秘方:证明线段相等,可证明其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出现两个等腰三角形,也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 知2-练 证明: 方法一 ∵ AB=AC , AD=AE, ∴∠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