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分层作业设计 单元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课题 8、测试过山车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明白物体的运动能够通过位置、路线以及快慢等方面来进行描述;理解过山车运行过程中速度、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重力、惯性、摩擦力等对过山车运动产生的作用。 科学思维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过山车的运动状态,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科学结论。 探究实践目标:借助自制的“过山车”模型,学会利用方位盘和软尺准确描述小球的位置,观察并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使用秒表和软尺等工具,正确比较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 。 态度责任目标: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到“测试过山车”的各项活动中;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愿意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探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养成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准确记录数据、乐于交流分享的科学态度 。 理解掌握 练一练 预估时间 1.让小球从高处滚过,小球的运动形式有 、 、 。 2.描述我们的“过山车”的运动方向时我们以 为中心,用 个方位来描述方向。 3.测试“过山车”时,描述小球的位置需要用方向盘判断 ,用软尺测量 。 4.在实验中为了使数据更精确,实验时至少测量 次。 5.过山车常利用重力和惯性使小列车沿蜿蜒的執道行进有 、 、 等过程。 3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预估时间 6. 如图所示,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 5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预估时间 根据材料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班级作品展 (1)“蒲公英”小队要制作一座“过山车”参加展览会,正确步骤应该是( )。 ①准备制作材料。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③设计“过山车”轨道。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2)小队员们将细绳一端固定在起点,沿轨道铺设至终点,再用软尺量出细绳的长度,是为了( )。 A.测量“过山车”轨道总长度 B.记录小球的运动路线 C.描述小球的位置 (3)请画出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路线。 5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预估时间 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向日葵”小队设计制作了“过山车”模型(如图所示),轨道长度为205厘米。通过测试,小球运动到 B 点时冲出了轨道,但“过山车”仍然稳固。 (1)根据“过山车”模型及测试结果,请在下表中对他们的“过山车”进行评价(达到要求的画“ ”,未达到要求的画“×”)。 评价指标轨道总长应在 2米以上有直线轨道 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有变化小球能通过全部轨道整座“过山车”稳固评价结果 (2)关于搭建“过山车”的方式,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搭建时,从最低处开始 B.轨道转弯设计得越多越好 C.搭建完成后,测试一下“过山车”的稳定性 (3)针对小球的脱轨问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大A B.的坡度 B.减小 AB 的坡度 C.增大 BC 的坡度 (4)测得轨道A 点到B 点的长度是40厘米,B点到C 点的长度是50厘米。根据方向盘,小球脱轨的 B 点位置可以描述为在A 点的 方向 厘米处。 8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9.科学小组的同学搭建了“1号过山车”和“2号过山车"。为了比较两个轨道的差异,他们测量了小球在两个“过山车”行驶全程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1)表格中“”处应该选择的数据是( )。 A.8 B.9 C.10 (2)从表格中可以发现,他们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 A.比较相同距高内运动的时间 B.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C.以上都不对 (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小球在( )运动得比较快。 A.1号“过山车” B.2号“过山车” C.无法比较 (4)实验中,小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